我校自1996年创办高职以来,始终坚持创新教育,突出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一线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内容,只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才能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创新教育这一 课题,确立了创新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实施途径,将“善学、创新、崇德、重能”作为我校学风,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创新学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师生的行动。在《教育教学信息文摘》上,专门刊登了有关创新教育方面的文章与信息,丰富了教师的创新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交流与讨论,广大师生一致认为:高职教育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
二、丰富内涵,强化实践
1. 教学计划开发突出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开发教学计划时以“知识、素质、能力”为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要求学生达到四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创造,对学生应达到的一般职业能力、专门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各高职专业周学时不超过22学时,在高职各专业课程中均开设了《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
2. 教材编写体现创新性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据,是学生获取能力的基础。我校高职教材编写时突出介绍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态势,使学生树立创新的自信心;及时补充最新的科学知识,介绍相关前沿科学情况,为学生蓄积创新的能量;把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目标明确地印在教材章节前面,鼓励学生通过课内外多种途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创新能力。如《机械基础》课程围绕创新能力综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等四门课程,克服了学科间的割裂状态,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内容,引用了先进的CAD软件,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横向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用化学基础》教材,介绍了高温超导材料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情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新科技知识。《微机软故障维护》把该课程的功能和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时分配表、实验安排表、技能训练表、考核方式等列入教材,为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课程和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3. 课堂教学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以确立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思想,推进三种方式为突破口进行改革。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转变两种思想是变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变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主的教学。推进三种方式:一是推进体验性学习,积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以参与者的信念和心态学习;二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善于用不同方式组合思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三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教学,如《电工基础》课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数学》课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美术》课成为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场所;《数控技术》课理论联系实际,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普通车床改装为数控车床,并且开发研制了可编程提升机、机械手等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4.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根本。我校积极开展一切为学生的敬业爱岗活动,设立了教学质量奖、教学改革奖和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邀请校外知名人士举办学术讲座和讨论,树立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重点地分批做好教师业务进修和学历提高,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贷款、资助等方式,为全体教师配备了计算机,积极鼓励教师上网,为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和科研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5. 狠抓实践工程 实践工程以各专业顾问委员会为指导,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龙头,坚持3.5+1.5教学模式(即前三年半完成理论教 学和基本实践教学,后一年半到现场进行顶岗实训)。各高职专业成立由现场第一线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专业顾问委员会,对本专业提供技术咨询和介绍本专业最新技术,共同研究有关课题,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产一线紧密结合起来,走创新教育为生产一线服务之路。加大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现已建成单片机与PLC、CAD、机电控制、数控加工、计算机维修、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国内一流实验室,实行学生管理、教师分类指导的高效运行机制,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为对学生进行一年的集中岗前培训,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夯实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同创集团等国内外著名的企业集团建立了实训基地。产学研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著追求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校教师研制开发的校园网和校园片的学校信息系统通过了国家教委鉴定并在全国推广;师生共同参与的对徐州矿务集团二十多个厂矿技术服务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积极营造创新教育大环境 学校管理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改变以往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创建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育人环境。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革考试方法,将考核的重点转向创新能力,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依据。现在,我校的创新教育充满活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和积极探索的喜人局面已蔚然成风。学习已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创新成为学生不断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徐州师大技术教育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