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国家在发展历程中 资源匮乏时都采集约式经营 以求规划目标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当有限政府高度掌 握决策机制的权力与责任时 若没有专业的民意参与 价值取向常失之偏颇 专业的声音批判过去的是非 有时难免有时空之模糊 以今嘲古 而政府部门接纳改革意见时 常得思考 有多少资源 对既有的行政生 态有何良性递嬗 毕竟 他们必须为政策的结果负责任 或许 让社会难以信服的是 当社会已快速变迁为 非封闭式的情境时 改革的步调仍然仅止於在旧建筑中叠加新房子 很少表达结构性变革之勇气
目前对後期中等教育的改革研究 大都倾向於延长试探延後分流 勿分化过细 增加选修课程弹性等主 张 不过 也有学者提醒 不要为逃避高职教育问题 去逢迎一个不确定的需求(升学) 否则只是把职业 教育问题模糊或往後推移给大学阶段(刘源俊 民84)
探讨职业教育问题 不能仅就职业教育内部结构思索 本文拟从中等教育的分流与分化 对职业教育的 现况提出几点分析与改进建议 或许能为“人力规划”色彩浓厚的职教现况 增添一点人的主体性(黄俊杰 等 民84) 分流点 教育学者Carroll认为 国家教育成败之关键 取决於该国中等教育规划之良窳 就个体而言 此一阶 段承继初等教育发展基础 试探生涯发展选择 民国56年以前的学制 提供12-13岁完成小学之国民提前分 流 分化之机会 当时升学初中 初职之升学率仅54% 生涯发展分流选择机会是受制於当时教育资源分 配 延长九年国民教育之後 对於大多数国民延长试探时间 也延後分流抉择 对於少数基础教育发展不 足 或国中统一课程适应不良之对象 同样的延後分流 却衍生今日国中教育之问题 学习发展的个别差 异 附加社会对後续教育机会盲目追逐的从众心理 也导致後段中等教育分流分化之规划治丝益
国中教育的实务工作者 基於「有教无类」的理想与「因材施教」的现实 多倾向於「适性发展」之主 张 并建议教材多元化 课程弹性化 同时也强调提供提前定向发展选择之机会 此一分流分化的主张 陆 续反映在实用教材以及国中技艺班政策上 虽然解决一部份教育现实问题 却也遭受学者质疑 如何认定每 一个体最适合分流发展时机 对初等教育发展不良之学生 有无寻求个别的补救教学 以免剥夺其後续接受 均质国民教育之机会 国中教育究系义务 或系权利 分流 分化有无充分选择空间
延长国教之後 留供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 高职算是分流教育的“起点”或是“终点” 如因制度上让它断 流 徒留“高级职校”之名有无意义 如果学生在国民教育中发展失败 或不同学科遭遇挫折 补救教学出现 时机不一 後续教育是否有多元 多次出现与选择分流或回流之机会
目的论
由於政治与社经背景 实用主义曾经主导我国教育规划 人力资源 人力规划的观念从五○年代起 经 建部门即陆续提出高中与高职的五五比 四六比 民国65年提出三七比 此一主张虽未曾见诸教育部的相关 法规 也未曾出现於行政院院会决定 却约定俗成地成为教育部门(技术及职业教育司)主导审核省市设科 增班规划的惯例 易言之 它不是政府的教育政策 此期间 由於国民教育之普及与国民所得大幅增加 使 民众普遍有能力 有意愿从事较多的教育投资 分流分化问题又加重了经济色彩 因为价值观点大多聚焦在 “投资报酬率”上 民众不一定懂得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 更非精算个人成本或社会成本
从经济学者研究高中职教育投资报酬率显示 多年来随著就业市场与酬劳(人力价格)的变化 虽有起 伏 在机会成本的考虑下 其报酬率都小於市场的基本利率(吴惠林 民84) 由於专业化的走 ]如证 照)尚未成为普遍共识 职校生获得相称的职业为目标并未充分达成 而高中生较能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之 论点 亦未获得研究论据支持(章英华等 民84) 不过 却也有学者指出 因社会的机制给予高学历者较 多的就业优先权 从大数经济上显示拔尖统计结果 教育之投资报酬率自然就高(林全 民84) 民众从社 会变迁之体验预测 对分流分化的选择不必然受政策规划影响 除了经济因素外 还伴随其他的社会价值 观
教育的目的多元 经济性主导有其时代意义 教育投资反映到市场上隐晦缓慢 有时间性的落差(张清 溪 民84) 教育在专业 敬业 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及其他难以量化的主观满足 文化的丰盈与社会的和 谐等外部效益 可能对经济发展更有贡献 教育既是投资财 生产财 也是消费财(王震武 薛承泰 羊忆 蓉 民84) 分配正义论 由於早期高等教育机会的稀少性造成升学的密集竞争 「明星高中」是社会从众行为共力推升出来的 社经背景较佳之家庭在提前竞争与长期备战中占较优势 使高等教育源资之分配产生社会阶层世代循环之迹 象(薛承泰 民84) 低竞争家庭子女就读高职 後续发展的机会较为不利 投资报酬率低不一定只是分流 的结果 高职班校扩张到与高中呈现七三比 与密集竞争使学校经营产生自然调适的结果有关 教育行政部 门多年来已不再提示七三规划 近年由於大幅设系增校 高中升大学学生比率提升 政府与民间办学方向也 转向调节 提出六四 五五 四六等阶段性目标 本篇研究不拟预作假设目标 建议渐进事实检验真理 为 了减低恶性循环的社会成本 让教育成为社会阶层流动 进步的动力 学者 民间教改的声音都提出 只 有再扩增高等教育机会 才能使普遍的教育选择权充分掌握在民众 使自然分流优先於人为(控制)分流 以彰显分配正义(林全 民84)
「分配正义论」所关心的附加议题是 因为教育资源分配有公私立学校及城乡之差距 激化群众密集选 择竞争 惟据了解 目前乡区学校公立高中职资源并不比城市差 它因为位处偏僻 弱势竞争而纷纷改办高 职 可能是另一分流的原因而非分流的结果 另有专门议题加以讨论
分化─分流之後的另一抉择
从工作世界观来论 壁垒分明的高中职课程规划与蔑视高职後续教育机会的结果 对我国职业教育有深 远的伤害 因为它可能让中等教育原属於分流的「起点」 却误导为分流的「终点」 技职教育沦为经济成 长附庸的工具 而且竟然遭受社会共识为唯一工具 可能是今日政府 学界以及已经习而不察的民间对技职 教育深度乱视的主因(谢小芩 民84) 如果不从结构上来探讨 仍然对它存著「第二流」的刻板印象 对 於分流教育规划将再继续误导 在人才培育的主张方面 学者渐有共识与交集 在稳定的社会条件之下 经济世界多元分工 专才可以 适存 在快速变迁的情境 通才比专才容易调适(张清溪 民84) 对於课程分化的主张 亦认为技能领域 的学习多为先专後广 知识领域的学习多为先广後专 从教育历程上思考 不论是操作性的课程或理论性的 课程 都要配合学生认知发展层次 在较适宜学习的时间呈现 程序正义论 入学制度是否造成分流教育的不公平 虽有学者指出 联合招生造成学校排名 形同板块活动挤压造山 运动 形成明星学校 未必是该校办学努力之成果 基本上 联合招生对於「分流教育」而言 害多於利 师专 师院联合招生虽也造成九所师院底分差距些微的排序 但毕竟都是高中学习成就前五分之一的菁英 排名意义不大 而且节省包租游览车到东部报考 隐藏城镇对弱势地区「投机」的现象 不过 “总分择优” 的考试对高职要分科发展是否具有意义 例如 工科数学应用的概念有时比高中普通科深难 “总分择优”可 能引进文史科绩优生 却造成学习困扰(工科中辍生较多)
公开的考试取信於民众的是它的稳定性 科学性所呈现的「公正」形象 至於对分流教育的合理性与公 平性或许尚需撷取其他智慧 目前教育部提出「甄选入学」与「预修甄试」使联考不是唯一入学管道 多元 取才以免遗珠 艺能科资优与残障生甄选 甄试 也呈现「差别原则」的正义 教改会结合大学入学考试中 心与学者专家 正在进行大学入学制度「二阶段考试」的改革 使教学正常化与大学取才兼顾 对於高中职 的入学考试 亦有提出学校因应特色 於不同学科加重计分之做法(林明美 民84) 职校的入学考试 应 该重视个人的兴趣与性向发展 淡化以“总分择优”常模参照 竞比高下的“机会考试”性质 如果考试的科学性 获得肯定 “适性分流”的观念才容易被社会所接受 改革之建议 综合多数学者之研究建议 咸认为高中职在数量比例上应有大幅调整之必要 增加高中 缩减高职以纾 解国中升学压力 在分流教育上应顾虑过早分化导致延续发展之不利 宜试办综合高中 延後分流 在课程 部份 则主张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应与职业训练有明显的区隔 让劳动市场所需人力由职训机构培育 以反映其实际生产技术需求(羊忆蓉 吴惠林 民84) 为避免高中职留级 中辍所造成之投资浪费 宜实 施学年学分制 增加选课的弹性自由 使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为补救高职升学管道狭窄 避免高职成为 分流教育的终点站 导正职业教育的价值观 建议扩增各类二专及招收职校生的四年制技术学院(谢小芩 等 民84) 对学制部份亦有提出配合课程改革 破除一校一学部的传统 既然大专可办高职 绩优高职亦 可加办延续教育的专科课程(许志铭 民84)
从“教改工程”的技术面探索 要达成上述之理想 现有的职业学校结构 课程 师资 设备 乃至於教 材都必须解构及重整 虽说教改应该不顾现实利益 义所当为毅然为之 但是政府却不能不顾及现时法令与 社会传统 强制推动有时还得付出更高的社会成本 譬如 教师法第十五条规定 学校科 组 课程调整或 学校减班 停办 解散时 学校或主管机关应优先调整合格教师 此一规定就足以宕延改革进程
以下谨就高职之现况以及技术上可行改进之方向 提出几项建议
2.目前七职类80余职科尚宜加以归并 农 渔 牧宜归属一类 家 商两类有部份重叠 工业类分科过 细 分科过多愈细愈不利学生回流及整合性发展(高职辍学生多 可为明证) 都应再作检讨重组
2.简化课程 增加空白课程 供学生增广 加深选修 补救教学或实施学年学分制时 安排补 重修之 调整空间
3.部份侧重行职业实作职能之职科 例如精密机械 电脑辅助设计 辅助制造(CAD CAM)等整合性 工业人才 宜突破现有一校一学部之限制 视课程发展需要 设备 师资之条件等 增设职校後二专部 或 阶段性先开设学程
4.商业类部份课程在高度分工的交换经济体制社会 已逐渐成为其他各职类学习课程中的普遍概念 只 是运用程度之分而已 建议将职校生占有数36%之商科逐渐裁减1/2 改办综合高中或阶段性先招普通科 商校原有之文史 社会科教师可转移为高中所吸收
5.家事类部份课程为生活科技之一部份 可作为将来新式高中课程中男女共同必修 部份确属专门职业 性课程尚可归并 幼儿保育科宜提升至专科以上 并加开护幼教育专业课程 有助提高保育人员培养素质 减少儿童在国民教育入学前之学习落差
6.配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宜加强培养运输工业人才 航海运输宜仿日本 韩国提升至专科以上(日本 海事学校采“三年高职加二年专科部”培养) 航空人才之培养 宜打开目前军方独揽之局面 鼓励民间以产 官 学合作模式 开设飞航及管理职科(私立新兴工商职校已完成该职科以“三职加二专”之课程设计)
7.目前占居职校生人数最多(44%)之工业类 宜视招生荣枯情形重作检讨 另宜尽速进行学校评监 设 备严重落伍师资严重不足者 宜速调整改办 部份数理 工科教师尚可转移为综合高中所吸收 设备宜分区 整合为区域技术教学中心 有效使用
8.由於加入国际关贸总协GATT的影响 农 渔 牧产普遍受到影响 集约经营之趋势也将紧缩人才之 需求 宜倡议开发高附加产值 兼顾生态保育与环保教育之休闲农业 休闲海事课程
9.医事技术及护理类宜从学制上快速松绑 容许以三年高职加二专部课程 解决提升至专科之阶段性改 造历程 关乎生命科学的医技 护理类在亚太地区只有我国及斯里兰卡仍在培养高职护士 其余国家皆在专 科以上 国内医用光学技术几乎为日本市场占据 显示医护教育规划尚待用心思考
10.当综合高中与普通高中在後期中等教育逐渐发展为占居多数的主流时 商 家 工 农 渔及艺术 类等专业课程可以浓缩 简化为基础职业陶冶学程供学生选修 亦可选择性发展间歇性开办的高中二专部专 精课程供学生专修
11.宜由政府率先尊重 宣导证照制度 随时研发新增并检讨修订不合时宜的检定职种 由职训单位便 捷考证手续 定期多次举办 厉行持证执业 职业教育就会受到应有的重视
12.配合终身学习体制之建立 宜与职训单位结合 规划技职教育多次回流学习 补习教育及职能复建 之管道 综合高中及高职如附设专科部 亦应设计开放性之学程 供从业人员在职进修
结语
早期由政治决定延长国教 以经济的观点规划分流教育 职业教育也宿命式地发挥“产能” 近年随著社 会经济发展的快速 国民从事教育投资能力高於政府的资源分配负担 高职升学率日渐提高以後 部份高职 教育成果转移累积至专科以上统计 高职的社会经济效果似乎被“削弱”了 本次教育改革运动 从各种不同 的价值观点审慎评估 相信有助於政府决策前充分的思索 政策有难以回头的风险 数年前“延长十二年国 教”之议 曾被讥评为只是再把分流的难题推给延後三年的大学 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适当地定位 重作规 划 深信所谓的“新式高中”或综合高中 可免於被批评为“把分流规划责任推给学生与家长”
从个人发展需求而言 学术进修之层级宜成为个人潜能发展与社会职业分化之推动的助力 相当层次的专业 教育提升相当程度的品质 但是 学校的教育机会却常成为一种“门槛” 职业发展意愿如果不是取决於自由 市场 而是节度於某一反映较为迟缓的长期教育规划 怨言与争论迭生 连教育目标也遭受批判 心理学者 指出 减少环境对人的限制 充分提供支持性的资源与自由选择的机会 个人的潜能才有充分发展的可能 也因为这样 教育才不致於成为分流发展的宿命 反倒是 让发展成为教育的目标(林文瑛 王震武 民8 4)
(作者为台湾省政府教育厅督学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