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展现了教育改革春天正在到来的景色。我作为一名参加会议的代表,聆听了江泽民同志、朱容基同志的讲话,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感我们在第一线工作的同志肩负责任的重大。会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贯彻的总方针。特别是《决定》中提到“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使我们正在从事高职教育事业的干部、教师倍感亲切、深受鼓舞。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渴望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功能,有其满足各经济领域第一线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功能,也有其促进文化教育消费、拉动经济的功能。但我们认为发展高职教育更有促进、推动高教改革,特别在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方面的重要作用。全教会《决定》指出: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因此高教改革的空间还很大。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系统规划,整体推进高职教育,为整个高教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和积累经验。
一、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等教育中区别于传统学科性教育而更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类型和规格。因此,这种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不能拘泥于学科门类和学科体系,更不能仅从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偏好出发,相反应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业需求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分类为框架,向社会作调研。通过了解地方经济今后5~10年中各支柱产业,新兴经济科技领域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了解这些领域中相近职业岗位群体的职业能力要素,了解这些要素所反映的理论知识点和技术应用能力点,然后根据教育自身的规律,请校内外的专家(包括产业界专家)共同论证。一般的原则是:(1)根据所需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点的深广度确定高职教育的层次,能靠中职教育培养的均不设置高职专业。(2)根据职业岗位群体知识的复合度确定专业的宽度,能宽则宽、能窄则窄、宽窄并举。一般而言,由于目前高职教育学制较短,应以适用性人才的培养特色为主,兼顾知识的宽泛性。(3)根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兼顾学科门类和体系确定专业名称,宜有序地突破现有高教专业的名称,以体现高职专业的个性。(4)根据专业要求的特点确定学生的来源,考虑到普通高中和三校毕业生对于高职教育各有短长,各有自己较为合适的专业进行学习深造,一般不宜混合编班,特别在前一年半的时间里不可采用同一教育进度和计划。我校目前开设的高职专业中计算机应用和维护、应用电子技术的专业面相对较宽,机床数控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专业面相对较窄;商务英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为好,金融与保险、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则招三校毕业生更佳。
教学计划的编制一般可从调查专业所需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反序编排,突出主干课程的学习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注意知识的衔接,进行计划内学时总量控制,给学生留以选修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高职教学改革并不在于计划中课程体系的名称和形式,关键在于各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实质和内容。基础课要改革,高等教学能否以基本概念和应用案例为重点,辅以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普通物理学的经典部分能否以实验为主线兼顾理论教学,同时加强近代物理学的应用背景及案例教学等等都值得研究和试验。专业基础课也必须根据培养目标,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来设置,并进行改革。我校机械工程系机床数控技术高职专业的教师多年来,不断听取企业界、用人单位的意见,将原来四大力学课程合并为机械工程基础,课时从320学时压缩为160学时;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并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将“互换性技术测量”课程改为以实验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增设了“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典型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维护和维修”等实习、实训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和实习
高职教育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为突破口,建立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在发展高职的过程中,除对原有金工实习、电工实习中心和40多个实验室根据高职教学的要求进行内涵的挖潜改造外,还建设了期货交易实训中心、计算机多媒体实训室,并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建成了机电实训基地的一期工程。这些实训场所开设了证券、期货投资各时间跨度单项或综合数据的技术分析实训;开设了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多媒体作品交互编辑的实训课程;安排了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测试与调整、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以及电子电器产品剖析、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路板制作和电子产品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等实训项目近20个。
加强实训,项目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是关键。我们考虑的原则是:(1)尽量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如期货实训中心就是设置在真实的期货公司中,有交易大厅、大户室、市场部、培训部,建有独立的交易下单跑道,所有电脑通过卫星天线与全国证券、期货交易中心联网。(2)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如电工实训不是要求学生验证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而是要求学生实现电路的应用功能(如多层住宅的楼道照明、抢答器等),同时要求学生按电工工艺规范进行布线和连接。(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如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电子产品制作。(4)采用仿真软件,让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在可控状态下完成实践训练的教学要求。如我们引进的数控机床编程加工仿真软件、电子线路自动化设计软件等均可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状态、参数、要求下各自完成方案设计,分析比较而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5)鼓励创新,提高实训和知识含量。如电子产品剖析实训,我们要求学生根据产品或部件的技术性能指标,利用先进的测量工具,通过检测产品从简单到较为复杂的各种输入输出信号中,解剖、分析该产品的内部线路结构。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创新精神的实训项目,往往一个产品或部件的剖析实训项目答案可有几种方案,通过实训极大地调动学生动手积极性和技术创新精神。
高职教育中学生参加实习是必要的,一般实习应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在他们即将走上的各职业岗位进行实际训练。一般来讲这种实习往往是通过重复操作,以提高技艺的熟练性为主,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岗位状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为主。相比之下,实训更可按教学要求,在可控状态下进行,能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并可训练学生快速掌握技术能力的功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高职,实训比实习要花更多力气做。
三、背靠行业,产学合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直接向企业输送各类第一线工作的专业人才,无论是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理论教学的施行、实践环节的落实,还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和学校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宗旨都要企业界经济部门的介入和支持,单靠学校系统闭环操作是走不通的。因此,它和企业界的关系比传统的高教模式和企业界的关系应更为紧密更富有成果。背靠行业、和企业合作,我们认为至少有下述七大功能:(1)有计划地开展行业重点人才需求的流动调查,以保证高职专业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有效性;(2)和企业合作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3)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正,以保证教学环节的针对性;(4)和企业合作编写高职教材和聘任兼职教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用性;(5)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应用项目的开发,以保证师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和技术应用性、新颖性;(6)和企业合作落实实训实习项目和基地,以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性;(7)和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就业指导和聘用工作,以保证高职教育的稳定性。总之,我们深深体会到:背靠行业、校企合作是高职发展活力的源头。
校企合作必须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相互服务的原则进行,一味靠在企业上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持久的。我们学校要求每个高职专业都应有自己的“婆家”,学校先后与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上海广电集团金星电视机股份有限公司、三隆期货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联集团、西门子公司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或意向书,共同建设和发展高职教育。学校在校企合作的上述七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学校也主动为企业培训在职人员和客户,共同开发新产品,在学校的实训实验室里我们也陈列一些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的产品和广告,在相同条件下,优先购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优先让企业挑选毕业生等,使企业感到满意。
四、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虽有其专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职业适用性等诸多特征,但毕竟不是教育的全部内涵。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这里我们要强调科技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高职学生以技术应用能力见长,但我们不能使学生成为什么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机械式的工具。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在各种场合,利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科技发展史和科技精神的教育。从晶体管的诞生、激光器的发明、近代机床和电话的出现、望远镜的沿革、古典计算机的终结与现代计算机的开端到我国侯氏制碱法的创造、大庆油田的发现和成功研制出中国高级石油钻头,每一项技术发明和创新都包含着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直觉、灵感、经验、机遇的种种联系,都包含着科技人员坚韧不拔、富于创新、严谨工作和开拓创业的科技精神。我们要用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创造过程中的认识论和方法,技术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技术在社会中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完善高职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未来社会的发展研究表明: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人们在职业环境中的交往和信息量将大大增加,纯个体的活动将常常被“工作团队”、“项目组”等集体活动所替代,岗位的相互替代性,产生结构的变革。新型工作组织和管理机制的出现,将使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强。因此对现代人的职业能力,特别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管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适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职教育中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智力因素的开发延伸到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心理素质)的锻炼上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和安排更多的团队活动、情景操练、挫折模拟,同时鼓励学生走向实际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以增强学生承担面对实际生活的心理压力的能力,全面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是方兴未艾的事业,我们必须用创新的精神,认真务实地实践、总结、再实践,沿着全教会指出的改革方向,使高职教育成为高教百花园中永葆春色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