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海外情况 > 其他国家
瑞士:职业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学徒培训制
2011-02-17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图为瑞士一所技术学校的学徒工在实际操作。刘军摄

  每当看到瑞士的产品,人们无不为其实用的功能、完善的设计和简洁环保的包装所打动。“瑞士造”之所以能够得到各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主要是得益于其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造就的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在全球竞争力和世界品牌占有量排行榜中均占第一。可以说,瑞士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为其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就业和社会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社会,就业是改善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而职业教育则是促进和保障就业的前提。2009年,在经合组织国家青年失业率排名表中,瑞士失业率最低。瑞士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其职业培训和学徒工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职业行会和互助会。完善的职士教育和培训制度为瑞士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力,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信誉的同时,使瑞士长期保持低失业率。2010年,瑞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约27万人。90—95%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5—10%进入高等职业学院或大学深造。2009年,三分之一劳动力人口拥有高等职业学院文凭。

  瑞士职士教育和培训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两种。中职学制为三到四年,毕业后获得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并有资格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和大学深造。瑞士的职业教育由联邦和各州政府以及行业组织共同管理,联邦专业教育和技术办公室负责战略管理和开发,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的保障和开发、课程设置、制订考试规则和核心教材认证、推动创新等。各州政府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办公室负责实施和监督,包括监督学徒培训、职业学校和教材开发、职业指导等。各行业协会、工会和雇主组织以及企业负责就制订、修改职业培训及考试标准、内容等提出建议,受政府委托为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考核出题,协助组织考试,组织实施本行业培训等。

  瑞士中等职业学校经费由政府、企业和学生分摊。联邦、州和社区三级政府负担59%,行业协会、企业和学生负担41%。2007年,瑞士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2.3%。2008年至2011年,联邦政府用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预算为27亿瑞郎。瑞士职业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瑞士职业学校实行“开门办学”的学徒培训制。联邦法律规定,前两年的学徒工每周必须有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其余时间在企业从事社会实践。学徒期满经考试合格后,可获得联邦职业技能证书,取得从事某种职业资格。近年来,行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学徒培训,建立专门的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

  因材施教促就业。瑞士的企业积极参与决定职业学的教学和考试内容,为学徒提供培训教师和学徒工的工资。世界著名的博思特包装机械公司培训中心主任伦茨尼克告诉记者,企业为一名学徒工的投入大约在1.5万瑞士法郎,学徒工进入企业伊始就可领取实习工资,前两年的月收入为600瑞郎,后两年可达1200瑞郎,而在这四年内,准备上大学的同龄人则仍需要家庭的全部资助。据悉,2004年,参与学徒培训的企业开支47亿瑞郎,收益52亿瑞郎。

  提供早期职业指导和咨询,有的放矢。从初中开始,学校便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指导和咨询,让学生了解各类职业要求、前景等信息,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评价和测试,介绍职业教育情况,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和实习机会,为将来职业选择做准备。

  瑞士中学生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后,并没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象。中学生的去向大致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学生通过考试,继续在高中读四年,为上大学做准备;一部分转向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考入企业或行业协会的技校当学徒工。换句话说,瑞士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并不上大学,他们或进入职业学校或到企业当学徒工,成为瑞士制造业的中坚力量。一位瑞士职业学校的高级主管告诉记者,企业招收学徒工主要看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各科学习成绩和操行评语,学生的品行和成绩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瑞士各职业学校和企业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岗位空缺情况,决定职业教育和培训招生计划。州政府负责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每年两次公开发布学徒供求信息,以确保职业教育方向,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瑞士加大了信息产业技术、电子、金融管理等行业的培训力度。(记者 刘 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发展职业教育:各国走出危机新战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