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贵州中学为完成中职招生任务劝差生放弃中考
2014-06-20    中新网

字体大小:

  分数线“生死线”

  印江县一些学校“动员”摸底考200分以下的差生读中职,家长气愤,动员会如吵架

  “我原来也想读高中,考大学。可当下高考(微博)梦成了白日梦”。

  小廖记得,老师第一次通知自己不能参加中考是在今年3月的摸底考试之后。那一次考试总分600分,他得了189分。

  小廖的成绩在全年级257人中排160多名。他和小代、小唐等的名字,都出现在学校动员读中职的名单中。

  “学校以120名为界,以后的划出,动员读中职。”小廖和小伙伴回忆。

  通过成绩排名划出动员范围,在印江自治县,并非只杨柳中学一家。

  在新业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应届生123人,摸底考成绩排50名之后的都被动员去读中职;洋溪镇初级中学,初中应届生209人,动员范围则划定在80名之后。

  在印江沙子坡中学和峨岭镇四中,动员范围则以月考分数划定,“200分以下读中职”。

  沙子坡中学和峨岭四中的校长告诉新京报记者,印江全县两所高中,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一所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般在220分到230分间。

  “基于上述判断,摸底考成绩在200分以下的学生,考上高中的几率很小。”上述校长解释。

  上述中学或在食堂、或在多媒体教室,都对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做了中职招生动员。

  “我们建议,成绩差的同学,去读中职学校,除了免学费,还能学到一门技术。”沙子坡中学校长李朝正回忆。

  在学校召开的动员会有的家长不理解。

  “动员会现场像吵架一样。”鹅岭四中政务主任杨再常回忆,“一些家长认为,开会就是说孩子成绩差,要赶去读中职”。

  杨柳中学排名划出来后,有的老师还进村入户做动员。

  “有的家长不同意。还和老师闹了起来。”小廖回忆。

  是动员还是“一刀切”?

  沙子坡中学在4月底动员会后,锁上差生班大门,学生在大街闲逛,家长不满

  该校初三2班的小唐说,有女同学在教室里直接哭了起来,边哭边理论。

  虽然县教育局官员和多所接受采访的中学校长一再强调,中职动员尊重学生意愿,“愿意的才去,不愿的可继续留校参加中考”。

  但至少10名不同学校接受采访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学校动员时,就2个选择,“要么读中职,要么回家”。

  小唐说,杨柳中学初三个别班级,3月15日已拍完集体毕业照。

  第二天,有些被列入动员范围的同学坚持上课,到校后发现,他们的桌子和书本被搬走,上课只有站着听,他们只能选择回家。

  此后,小唐亦很少去学校,偶尔去也只是打篮球。

  极端的案例出现在沙子坡中学。

  据初三应届毕业生果果的母亲回忆,4月底,校长在多媒体教室动员后,要求不读中职的差生回家。第二天,初三年级尖子生班1、2班,正常开灯早读,但3、4班差生班,学生去上早读,教室大门紧锁。

  果果的母亲称,后来她在沙子坡镇的大街上撞见四处闲逛的女儿,才知道学校锁了教室门。

  这引起部分学生家长不满。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自3月开始,在县政府官网,即出现近十篇以学生、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名义留言的举报信和投诉帖,反映一些学校擅自排名,“不得差生参加中考,要么读中职,要么退学”;“很多学生伤心、愤怒,拒绝考试,自暴自弃退学”;“呼吁维护乡镇中学生受教育和参加中考权利”。

  多名学生家长说,起初他们也搞不懂学校为啥突然不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上学,依据是什么?直到后来他们才知道学校会根据自行设定的分数线来决定谁可以参加高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山东规范中职招生和学籍管理
· 关注:中职招生乱象凸显监管空白
· 揭秘中职招生回扣现象:招一个学生 给1200元
· 中职招生三重困境 高就业率下为何招生困难
· 中职学校就业好招生难 传统观念倒逼学校转型
· 教育部下达中职招生任务 豫招67万比去年多5万
· 上海市教委:将继续扩大中职招生"推优生"计划
· 河北省中职招生:严禁普通高中挂靠中职学籍招生
· 破解中职招生难还需过几道关?
· 湖北试点免高考招中职生 技能操作成绩占70%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