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 仅仅是财政投入不足吗? 1999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9%,要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4%的目标,就意味着教育支出要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3。对于既要保重点,又要促改革;既要求发展,又要保稳定的国家财政来说,这根本是不大可能的事情。1999年预算内教育经费约1777亿元,约占同年财政收入的15%,应该说,这个比例比较符合中国的现实。
一般说来,当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性教育经费约占GNP的2%;财政收入占GDP的20%时,财政性教育经费约占GNP的3%;当财政收入占GDP的30%左右时,财政性教育经费才能占到GNP的4%。1999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9%,按照上面的推算,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非但不算低,甚至可算较高了。
用2%的世界公共教育经费维持世界25%的受教育人口,这就是教育的“中国国情”。
浪费: 资源配置失调的结果 和很多行业一样,教育领域内也存在着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失调问题。从学校分布看,部门办学校、企业办学校、学校自己还办学校,结果形成了学校小而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教师职工队伍过于庞大也造成了教育经费“没有花在刀刃上”。目前全国教育系统约有1480万人,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口的40%以上,越到基层,这个比例越大。记者采访过的很多地方,财政部门众口一词:“教师队伍精简一下,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在很多县乡,财政供养人口中教师比例竟达到了80%。
朱?基总理多次说过:“增加教育投入是可以的,但要把钱用的得当。这个得当就是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教育系统吃皇粮的人太多了,特别是行政后勤人员太多,要改革,不改革是不行的。”要把“人吃马喂”的钱省下来用在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上,就必须减员增效。
另外,不能实事求是地制定教育发展目标,也造成了教育经费分散使用乃至浪费。过多过高的目标,超越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财政部门要么撒撒胡椒面,最后弄得都不尽如人意;要么倾尽全力也难以实现目标。很多地方为了通过教育的达标验收,寅吃卯粮,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一边是紧张,一边是浪费,这种“中国特色”的教育景观不应当再持续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