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各级教育分配不合理。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
投入教育经费的保障性政策及规定未予落实。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1990年至1998年大陆教育经费虽逐年成长,但所占国民生产总额的百分比仍低於世界平均数。并且,因为教育投入的增加幅度少於国民生产总额增加幅度,致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额比例反年年下降(详见附表)。教育支出自1990年占GDP的3.1%到1998年2.5%,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可见大陆在急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并未同步积极发展教育,长久以往,当产业由劳力密集转换为知识经济产业时,将可能遭遇人才不足的窘境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各级教育分配不合理
世界多数国家的教育经费分配结构,是一种宝塔型。从各国教育投资分配的历史来看,分配各级教育经费的一般规律是:在初、中等教育尚未普及时,优先保证初、中等教育的投资,在初、中等教育普及时,才增加高等教育的投资(吴德刚着,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0,页59)。中共目前初、中等教育尚未普及,理应保障对初、中等教育的投资。但大陆为求部分明星高等院校的发展,投注庞大经费至高等教育领域,造成经费错置的情形,无法提升全民素质。更严重的问题在於,大陆官方挹注庞大教育资源扶植公立明星学校,忽视其他高等院校的发展,致使高中学生无不极尽能事,只为顺利进入明星高校。因此,作弊的现象在每年高考中数见不鲜。此外,每年高中生因为考不上理想高校而自杀的消息亦时有所闻(摘自Hugo Restall,Asia Wallstreet Journal,1999.7.27,p.8)。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
大陆教育经费存在两种浪费情形,一种是直接的浪费,如教育设施、器材、设备利用率过低,学校分布多,规模小、教师与学生比例小,工作负荷量小等。另一种是间接的浪费,如留级率高、辍学率高、超龄生多、按时毕业率低等(吴德刚着,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0,页60-61)。上述现象尤以偏远地区的初、中等教育为严重。针对直接浪费,大陆近年已透过例如合并学校、合作办学之方式纾解。但是,间接浪费中如超龄生多、高辍学率等现象常肇因於中共教育投入不足,使得家境清寒学生无法负担学费所致;而间接浪费情形又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重复支出,如此便形成教育经费浪费的恶性循环(李文鹏,「重读、辍学现象与教育投资效应」,教育与经济,页55)。
投入教育经费的保障性政策及规定未予落实
中共自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甚至以法律明文保障,但并未确实执行。例如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於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关於逐年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要达到4%的规定,至今仍相距甚远,从1990年以来,比例便一直徘徊在2.5%左右。另外,「教育法」所规定的「叁个增长」(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於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公用费用逐年成长),1996、1997两年大陆有3分之2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没有达到「叁个增长」的目标(参考1998、1999中国教育年)。除显见其依法行政的精神不足外,也显示中共教育投资上所面临「心有馀而力不足」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