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所谓教育捐资是指:个人、集体企事业单位对各级各类教育或学校予以资金或实物的捐赠与赠予;所谓教育集资是指:发展教育事业而筹集的资金。集资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
根据定义及各省捐集资办学的实际操作可得出有关教育捐集资的几点共识:
1.捐集资的主体必须是除政府之外的个人和组织。
2.捐集资的倡导者主要是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学校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实行捐集资,但其对象主要不应是在校学生,如果由学生来承担捐集资经费,就使得捐集资失去本来含义。
3.捐集资不同于税收。因为税收是企业单位之义务,是强制的;而集资是非义务的,即必须是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所取得的。
4.捐集资不同于受教育者交纳的学费。受教育者所纳学费是受教育者为得到受教育之机会而支付的费用,而捐集资则不以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为目的,显然两者目的不同。
5.对企事业单位的捐集资不同于教育费附加,因为教育费附加带有税收的含义,而捐集资不带有税收的含义。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征取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集资收入和建立教育基金制度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1995年2月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义务教育“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因而,捐集资办学已成为当前筹措教育经费的一项政策,在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都制订了捐集资办学条例及鼓励捐集资办学等地方政策。
本文试图对捐集资办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捐集资行为的影响因素作出探析。
二、捐集资办学的必要性
捐集资办学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现阶段我国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发展教育事业有必要增加教育经费。
从教育经费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我国教育经费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过低,并且有逐年下降趋势。1989年,国家用于教育经费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17%,而1992仅为2.94%,下降30 .23百分点,与国际上年均水平对比,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1987年发展中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1%,而我国1989—1992年四年平均仅为3.06%,与发展中国家相差1.04%个百分点。其次,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国家用于教育的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比例与我国四年平均值相比,也相差0.94%个百分点。
再从我国中小学生均事业费指数来看,1989年我国中小学生均事业费指数分别为17.6%、8.1%,与国际上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学生均事业费指数相差4.4个百分点,小学生均事业费指数相差1.9个百分点;1992年我国中小学生均事业费指数分别为14.8%、4.9%。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分别差7.2及5.1个百分点。中小学生均事业费指数在1989—1992四年间平均为15.6%、6.6%。将此指数与国际上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中学生均事业费指数比其它发展中国家低6.4个百分点,小学生均事业费指数比其它发展中国家低3.4个百分点。经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生均事业费是较低的。而中小学生均事业费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经费的充足程度,因此,我国中小学教育经费是不足的。
2.现阶段国家财政力量有限,而在历史上对教育欠帐太多、人口基数太大的条件下,要解决当前教育经费短缺现状,企业、个人必须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在目前国家财力相对下降的条件下,欲大幅度增加对教育投入,仅仅依靠国家的财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表1记录了1986年到1992年国家财政收入状况。
表1:1986——1992的国家财政收入状况(当年价格)
(附图{图})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3》
根据表1,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1986年为23.3%,1992年为17.0%,下降了6.3个百分点。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下降,表明国家财政收入在当年新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中所占份额减少。另外,1989—1992年教育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基本上维持在12.5%左右。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比例大幅度提高的可级性很小。因此,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来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是不现实的。
三、捐集资办学可行性
捐集资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和个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收入稳步提高,居民年收入逐年增加,这使得企业、个人捐集资成为可能。
从动态看,企业收入是指企业当年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可分为税前收入和税后收入,税后收入对企业更有意义。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企业所得的分配已作了很大的改革:1980年以前企业利润全部上缴给国家,19 80年以后,实行利税改革,企业利润中的55%上缴国家,其余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到1993年颁布新税制,企业只要上缴所创利润的33%,可以留利67%,根据需要自行决定使用。而居民收入就是居民当年的收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农民,收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年均收入1978年为133.59元,1992年为783.99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农民收入提高2.6倍。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也很明显。用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来计算,1978年为615元,1992年为2711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增长1.95倍。
从静态看,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历年税后收入累积,近几年企业自有资金总额逐年增加。国有企业自有资金1985—1994年剔除物价因素后增加1.22倍;集体企业自有资金1985—1994剔除物价因素后增加31.38倍;城乡个体企业自有资金1985—1994年剔除物价因素后增加32倍。而居民收入自有资金主要表现为居民手中的现金和储蓄。仅以居民储蓄而论,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为21.9元,1992年为985.1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后,个人储蓄增长了19.99倍。可见,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其收入都在逐年提高并且增长速度很快,企业和个人都有能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四、教育捐集资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教育捐集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地方经济增长状况;人口素质;地方政府政策等。
从宏观看,假如经济增长了,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会增加,企业和个人有可能增加对教育捐集资。从微观上看,各企事业单位、个人对教育的捐集资遵循“量力”原则,所谓量力即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确定捐资、集资的规模;尽管各地方政府捐集资政策有所差异,地方捐集资政策基本上跟企事业单位的财力、经济实力相适应,一般地很难超出企事业单位的承受能力。如果地方经济增长较快,企业经营状况会相应地好,给学校的捐集资就会增加;如果地方经济发展缓慢,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盈利能力差,企业的经营很难维持其正常的营运活动,这时企业就很难拿出资金来捐集资。企业的职工对教育的集资亦是与他所在的企业盈利状况有关,如果该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职工的工资不会增加,甚至减少,职工就很难拿出钱来增加捐集资,甚至有可能减少捐集资数,因此可以说地方经济增长对捐集资影响较大。
假如一个省、市、自治区人口素质较高,例如人口的文化含量高,非文盲人口比例高,民众增加教育捐集资的积极性也可能会相应地提高。
教育捐集资虽然从根本上讲,来自于企业的所得、个人的收入,但是企业个人的所得能否转化为教育投入?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政策性影响。如果地方政府的政策影响有力,则挖掘的潜力多;如果地方性政府的政策影响不力,则挖掘潜力不多。
表2记录了1992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捐集资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各地区的捐集资水平相差很大,人均捐集资数额最大的是广东省,为15.1元/人,人均捐集资数额最低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为0.57元/人,前者是后者的26.5倍。人均GNP排在末位的贵州省,人均捐集资也低于1元;河南、山西两省人均GNP排在较后,而人均捐资排在前面,这主要由于政策性影响。
表2:1992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及捐集资
(附图{图})
下面就上述几个影响因素利用经济计量模型作实证分析。
1.模型选用变量
省经济水平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省人均收入来衡量;省捐集资水平用人均捐集资衍量;省人口素质用省人口中非文盲人口比例衡量。
2.捐集资计量模型
(1)样本选取
选取1991年和1992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横断面资料为样本,样本容量N=29。数据来源于国家教委财务司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合编的《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1992—1993》,国家纪委财务统计局编写《中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1992—1993》、国家统计局编著《中国金融统计年鉴1994》及《中国统计年鉴1994》。
(2)模型选择
以省人均GNP、省居民人均收入及省文盲人口占省总人口的比例解释变量,以省人均捐集资作为被解释变量,选用各种函教形式,模型结果均不显著;
以省人均GNP的增量即连续两年人均GNP之差作为解释变量,以省人均捐集资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对数模型,回归结果显著。
根据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和相应每份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均捐集资的数据,利用双对数模型进行回收。
假设模型为:
LNY=a+bLnX+u………(1)
(3)回归结果
利用普遍量小法对(1)式进行统计,得出相应模型为:
Lny=0.29LnX Sig=0.000……(2)
(10.634)
F=15.12 R[2,]=0.37 S.E=1.78
D.W=1.79(模型经过自相关处理)
因为α=0假设不显著,模型通过原点。
单个参数在0.01的显著性,模型通过检验,表明本模型所选择的解释变量为主要解释变量,说明地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对教育捐集资具有显著性影响。样本总体在0.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F检验,这表明本模型根据观测值推断总体函数的关系是显著成立的。R[2,]=0.37,R=0.61,表示模型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模型通过D.W检验,表明模型扰动项无自相关。
3.模型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对教育捐集资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因素不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本身,而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也就是说平均看来:一个省今年比去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幅度愈大,省捐集资的势头愈大,因而可以说中国的捐集资是新增财务一种配置行为。
对方程(2)两过同时求导,可以得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对人均捐集资的弹性,弹性系数E=0.29,即当不同地区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每第1个百分点,人均捐集资会相应增长0.29个百分点。E<1可知人均捐集资的增长程度不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的增长程度快。
再用人均捐集资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值的拟图(见下图1)分析。
图1
(附图{图})
拟合图显示有七个点运高平拟合线,误差在样本标准差之外。其中上方的三个点对应的省为广东、福建、河南,下方的四个点对应的省为甘肃、青海、贵州、宁夏。
上方的三个点对应的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对人均捐集资的影响较强,超过平均水平。之所以如此,广东和福建两省主要由于海外捐赠较多,河南省主要由于捐集资政策较为有力。
下方的四个点对应的四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对人均捐集资的影响较弱,低于平均水平。这是由于甘肃、青海、贵州、宁夏四省为经济不发达地区、边疆地区,1992年其他均GNP分别在全国29、16、20位。贫困省经济增幅首先用于解决温饱问题,难以首先用来捐集资,这种现象是合理的。
五、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力提倡捐集资办学是解决我国教育经费短缺的必要手段。
2.捐集资办学在我国现阶段是可行的。
3.经济增长是影响捐集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地区人均GNP每增加1%,捐集资相应增加0.29%。
4.政策因素对捐集资有重要影响。
5.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相应政策,扩大捐集资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①《教育大词典》
②《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1992—1993》
③UNESGO STFafisfical yearbook 1989
④《中国金融年鉴1993—1994》
⑤秦宝延:《教育与经济增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⑥王善迈:《教育投资与财务改革》北京经济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⑦雅克·哈拉克:《投资于未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单位:广州市教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