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朋友们:
首先感谢大家对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农村教育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会议将就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行战略部署,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明确任务,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国务院第二十次常务会议还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这个《决定》,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对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决定的出台和会议的召开,是新一届政府在新的形势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新的重大举措。
下面,就这次会议的有关情况,我向记者朋友们介绍三方面的内容。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立足我国国情,优先发展、深化改革农村教育对于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3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强调指出,要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搞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把我国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着重指出,我国农村发展落后,农村的社会事业尤为落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大,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更大。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并明确今后中央财政对教育、文化、卫生的投入,要重点投向农村。5月30日,新一届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关于农村教育工作的汇报,温家宝总理、陈至立国务委员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对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并决定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领导会议的筹备工作。温家宝总理对会议筹备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陈至立国务委员多次召集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研究会议筹备工作,国务院有关部委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会议相关筹备工作。9月2日,国务院召开第二十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着眼于我国的国情,着眼于教育在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战略地位,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我国有12多亿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4%,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二是目前全国还有近3000万农村人口尚未脱贫;农业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回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约为40%,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95%的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仅为初中和小学,甚至还有较多的文盲半文盲。我国农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有赖于农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有赖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通过普及教育,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 ;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 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解决好8亿人口受教育问题,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是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是近十多年来,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地区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教育的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被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视为普及教育的典范,受到广泛的赞誉。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事业,资源供给不足,农村教育基础尤其薄弱,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很难适应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农村各类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农村教育量大面广,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农村学校作为遍布城乡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改革农村教育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
各位记者朋友,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今天,广大农村的亿万在校学生,正是未来20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如果现在我们不把农村教育办好,势必贻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大局。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农业竞争力,千方百计改变农村面貌,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使农村教育对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真正发挥作用。要切实保障农村学龄人口的受教育机会,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力争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早日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上次新闻通气会上,王湛副部长已向各位记者朋友作了全面介绍,这里,我特别强调三点:
一是“普九”、“两基”与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使农村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2002年底,全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1%,初中入学率达到90%,基本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史上一次新跨越。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受教育的人均水平在九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居于前列,令世人瞩目。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体系初步形成。5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共培养农村学生1300多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6亿人次,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涌现出一批为农服务的先进典型。
二是“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投入力度的加大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继“两基”之后,我国农村教育实现的历史上又一次新突破。
——截至2003年5月底,98%的县、市、区将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上收到县;94%的县、市、区将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权限上收到县,“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开始确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多年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明显好转,解决中小学危房步伐加快,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
——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格局发生变化。199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为430亿元,占当年义务教育总投入的54.8%,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达到了990亿元,占当年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8.2%,五年间,增加了1.3倍,初步实现了从“农村教育农民办”到“农村教育政府办”的根本性变革。
——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主要体现在工资性转移支付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002年两项转移支付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数达243.47亿元,对于保证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支持。中央财政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各种专项1997年为10.73亿元,到2002年,增长到了95.84亿元,增加了7.9倍,五年年均增长54.95%。2001年和2002年,中央财政每年在补助中西部地区加强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补助、消除中小学危房、信息化建设、资助困难学生等方面的专项经费投入都达到了80亿元以上。据测算,2002年,中央财政的投入占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的28%以上,占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的43.2%和财政预算内支出的56%,占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职工基本工资支出的72%。这对于保证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