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透视】
家访:最具“质感”的家校联系方式
——厦门缘何对中小学家访作出规范
在厦门实验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家访是最好的家校联系形式,多年来该校一直坚持家访,从校长到班主任、科任教师,甚至行政干部,基本做到全员参与。据记者了解,实际上,家访这一教育形式在厦门市很多中小学没有间断过。并且,随着近日《厦门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规范》正式实施,家访这一形式将作为“规范”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固定下来。
在信息交流日益发达的今天,厦门市为何如此重视家访这一“古老”的家校联系方式?新时期的家访应如何加以改进?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万名教师展开大规模家访
2007年4月下旬,厦门市万名教师展开大规模家访活动启动,市教育局局长赖菡与数百名教师兵分七路,到社区谈共建,到学生家里家访。截至6月中旬,参与家访教师人数已达1.4万余人,占中小学教职工的71%,家访学生9.6万多人,超过中小学生总数的1/3。其中实验小学的教师100%参加家访,家访学生达90%以上;一中、双十、六中、集美中学等学校在高考、中考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80%的教师加入家访的队伍。
这是厦门市开展中小学教师家访活动的几组数字。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赖菡说:“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终还是要依靠第一线的教师来实现。对于教师来说,师德和师能就如鸟之两翼。业不精,乃为师之大忌;德不高,乃为师之大害。”因此,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家访这个最传统又富于感情色彩的家校联系形式,就成为活动开展的首选。并且,为了将这一活动坚持下去,厦门市开始组织制订教师家访《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体现三大亮点
《厦门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规范》的出台,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家访行为,提高家访效率。解读这份《工作规范》,可以发现不少亮点:亮点一:科任教师也要家访。传统观点认为,家访只是班主任的事。然而,市教育局认为,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其身份都是教师,都应该把家访看成应尽之责。实际上,科任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思想、学业的变化情况与成因,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法,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
亮点二:规定七种必访家庭。这些家庭多数是特殊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不仅要普访,还要多访、重点访。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一般来说,父母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生活习惯养成不够,然而他们更希望教师登门家访。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回答学校的问卷调查时,对家访这一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认同。
亮点三:鼓励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方式。在提出“走进社区,登门家访”之初,有人便提出这样一种疑问: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联系方式那么多样,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教师家访呢?对此,厦门市教育局的回答是,我们不但不反对家校联系的多种形式,还主张在家访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家庭实际,利用电子邮件、电话、短信、信函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但不能以这些形式代替家访。这是因为,任何形式与家长联系与登门家访相比“质感”是不同的。你没有到学生家里,你看不到他家里的情况;你没有与家长当面沟通,就不可能产生亲身体验。此外,教师到学生家里去,不是告状和训斥,而是平等待人,以鼓励、谈心为主,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在情感上的距离。
如何避免家访“走形式”
厦门市开展全员家访活动和出台《工作规范》,在社会上引起热烈的反响。厦门大学教授郑学檬目睹一些中小学教师家访的场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厦门市教育局把家访具体化,形成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规范》,这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是鲜见的,其实家长们大都希望教师登门家访,当面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大规模家访会不会“走形式”,会不会坚持不下去?对此,厦门市教育局颇有信心。一方面,他们要求学校建立必要的家访登记制度,记录教师家访的简要过程、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家访建议,乃至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各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要定期进行小结,市、区教育局对整个过程要掌握动态,抓好落实,总结推广。记者见到一份阶段反馈材料,在不足一个月时间内,社区对教育工作、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归类已有30余条和50余条,而且还在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他们把家访列为考评考核、评优升职的重要内容,并试图把教师在业余时间的家访计算工作量,给予适当的加班补贴,在精神与物质上鼓励全员家访。同时,市教育局又颁布了《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家长会工作的通知》,提出创新家长会模式,认真组织开展家长会等具体意见,以此推动和完善家访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