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关爱和期待,它将激励我继续前进。”12月20日,在2010年高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暨全国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大会上,北大中文系07级学生黄琪手捧国家奖学金大红证书高兴地说。
来自重庆开县的黄琪,6岁时父亲去世,下岗的母亲打零工供她读书。考上北大后,黄琪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学校免除了她的学费,并提供了一份勤工助学岗位。
曾经的家境贫寒、初入校门时的忐忑,如今在黄琪阳光般灿烂的脸上已找不到丝毫痕迹,品学兼优的她已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保送为直博生。她说:“感谢国家资助政策,是它给了我实现梦想的翅膀!”
在表彰大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为获奖学生的顽强拼搏而悄悄流下泪水,为获奖学生的优异成绩而鼓起热烈掌声。这感人的一幕幕,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建立健全并且贯彻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比太阳还要光辉的事业,要让广大学子真切感受到教育公平阳光的温暖!
资助政策让“有教无类”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直以来,党和政府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向亿万人民庄严承诺: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保障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没有什么比社会公平更令人向往,因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没有什么比教育公平更值得追求,因为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尽管近几年世界金融危机、国内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但党和国家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对资助制度的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对资助经费的保障始终大力支持。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在高等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其他资助措施有机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200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资助经费约175亿元,全国有约5万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近61万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400多万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超过100万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4万多名毕业生获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免学费为主,辅之以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资助措施的资助政策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经费200多亿元,近1200万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所有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
——在普通高中,设立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用于资助中西部县镇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了城乡所有学生的学杂费,免除了农村和城市困难学生的书本费,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了生活补助。中央和地方用于免费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的总资金达269亿元,全国免除了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为1.38亿名学生免费提供了国家教科书,向中西部122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了生活补助。
今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将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从原来的年生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
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面,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免学费政策范围,近440万名学生享受了国家免学费政策,资助面约占全日制中职在校生总数的22%;
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国家助学金年生均资助标准1500元,资助人数接近480万人,资助面约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
这些政策,是全国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行动最迅速、出台时间最早、惠民效果最显著的重大举措之一。
对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体系,其覆盖范围之广、资助力度之大、资助比例之高,历史上前所未有,几千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