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续梅):谢谢白局长,听了白局长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在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的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里,焦作承担了全省的现场会,召开了全市的教育工作会议,而且出台了一系列很扎实的举措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焦作其实也反映了全国各地目前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尽管半年多的时间很短,但是各地从省到市一级,到县一级,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陆续出台一系列很好的举措扎扎实实地推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工作,整个形势还是非常可喜的。下面时间留给在座的各位记者。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
北京晚报:刚才司长说大面上的问题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一是关于淡化过早的考试竞争。里面提到了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科类实验班的招生,还要治理公办校的各种专科班,这个问题已经提了很多次了,但是我觉得一直是禁而不止,不知道今后几年教育部对这个有没有更加有利的措施?或者是政策出台?下面还说到一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与收费完全脱钩,切断择校与经济利益的联系。很多地区都有这个问题,说了是择校与收费脱钩,但是有另外一个收费的方式,就是捐资助学,我不太明白完全脱钩是指以后捐资助学也没有了吗?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政策或者做法?在第10页的材料中提到了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里面有一些具体的以后要实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还提到优化校长、教师的统筹调配机制,是之前一直说的教师流动问题吗?会有强制性的措施来支持或者促进教师或校长的流动没有?谢谢。
王定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大中城市择校问题的治本之策,通过推进均衡发展,在很多地方已经看到明显的成效,缓解了义务教育的择校问题。但是在一些大中城市,这仍然是一个痼疾,是一个顽症,还需要加大工作的力度,来推进治理择校的工作,取得进展。教育改革的实验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和措施,所以我们要鼓励各地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教学模式,加大教育教学的实验。实验是一个褒义词,是要鼓励的。但是把办班与招生联系起来,举办所谓的“占坑班”,甚至有些学校明里或者暗里与办坑班的举办人进行联系,作为选择生源的一个途径,是不允许的,是目前需要着力整顿的。特别是有些地方还出现择校高收费的问题,这是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一直反对的,当前要着力先解决择校收费的问题,淡化一些学校因为招收择校生又获取了经济利益的驱动性。择校收费的问题,在我看来也正在得到缓解,以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同时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治理择校收费并不意味着也要停止捐资助学,根据《教育法》、《捐赠法》,我们一直鼓励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捐资助学,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良好风尚,现在要反对的是把捐资助学与择校直接挂起钩来的错误做法。
你还关心校长教师的统筹配置,交流的机制,我觉得这个机制是需要提倡的,有些地方已经做得很好。从教育部的角度,一是按照全教会的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来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二是要总结推广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好的典型,比如山东省的家长委员会的制度,江苏南京的家校合作的办法,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焦作市的校长交流机制,我们要进行总结推广。袁贵仁部长在2009年11月河北邯郸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对教育部工作人员也提出了希望,他说我们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善于发现典型、甄别典型、培育典型、推广典型,我想包括集团办学、各地校长教师统筹在内的各地好的经验,我们要注意发现和培育,让其他更多的地方能够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