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应妮)高端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在中国极度匮乏,专业翻译人员不足3万人,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由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协作座谈会1日在京举行。
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表示,目前我国翻译人才从数量、质量,到培养方向都远不能满足需求。根据人社部的统计,目前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翻译人员,也就是获得翻译职称的人员不足3万人;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人数也仅有3万余人。这样一支规模有限的专业队伍难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由于中译外人才培养周期长,高端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中国翻译协会的调查显示,中译外在翻译行业中的比例上升较快,在总业务量中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30%上升到2012年的54%,已经超过外译中的比例。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译外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翻译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利益的战略问题。
郭晓勇指出,基地建设项目要建立以应用型和实践性为特色的高端翻译教学体系,打造翻译专业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教学平台;要建立互利创新、合作共赢的项目协作机制,打造一批精品培训项目,创新高级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要搭建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在线教育平台,开发高端应用型翻译培训数字化教育培训资源;要建设以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为骨干的翻译人才库,以人才交流和语言服务为基础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据介绍,全国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是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2012年申报并获批的国家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培训目标希望能实施高翻“百人计划”,即自2013年至2015年重点培育一百名左右高端口笔译人才;建构翻译人才库;推广高端应用型翻译培训课程。预计将在今年12月举办首期公益性的中译外高级研修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