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爱国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展 > 红色记忆
感言西柏坡:如何留住“西柏坡”
2011-09-27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西柏坡有两样令人不敢忘记的东西:那就是“两个务必”。新近举办的西柏坡展不过是寻常的展览,同别的展览比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却引起不小波澜,此足见“两个务必”的意义。百姓对“西柏坡”有着如此强烈的反响,对“两个务必”有如此高的期许,表明“西柏坡”不可一“展”了之。展览总是要结束,热情也总是要冷,然而理智告诉我们,要使我们的事业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确保这一事业蓬勃发展,应千方百计留住“西柏坡”!

  盼望留住“西柏坡”不是杞人忧天,确实在某些地方“西柏坡”已不多见。那里常呈现群众不愿看见的场景:一些本该奋斗的公仆却躺在了金钱“坡”、享乐“坡”,有的还走向反面、走向群众对立面,在腐败“坡”胡作非为,甚至在群众头上作威作福。百姓心中很明白,丢掉了“两个务必”,在某些关键场合自然不易见到公仆的影子。这些人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公仆”,不过为自己胡作非为找借口、装门面,便于自己豪夺巧取。他们丢掉的不只是“西柏坡”,还丢掉了党的事业、丢掉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一位崇尚“西柏坡”的妇女说,她现在不敢看《红岩》之类反映英雄人物的片子,闻者默然,谁都理解她为什么“不敢”。登封十几万人悼任长霞,那泪水要诉说的东西太多,其中分明包含对“两个务必”的追思与怀念。那些贪婪者、怯懦者固然早将“两个务必”忘得干干净净,老百姓却记忆犹新,对那些高举“西柏坡”大旗奋斗不息、为民请命的英雄更是刻骨铭心。任长霞的出现又如何不令人感奋?英雄一去自然会出现爱的“井喷”。而面对丢掉“两个务必”的官员的种种费解行为,百姓的眼睛却黯然无光。可以说,“西柏坡”在一些地方的失去,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尤为严重,因为它动摇了群众的信心,也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们事业的根基。如何留住“西柏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要留住“西柏坡”,最根本的是要留住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有了始终拴着百姓利益的心,有了始终惦着百姓冷暖的心,就有了艰苦奋斗的动力,自然也就懂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亲民爱民。要做到这一点,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长期致力于推进“灵魂塑造”工程,竭力净化每一个公仆的心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不能放松对官员进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务必让官员始终绷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根弦。要探索有效的形式开展这种教育,力求收到实效,使更多官员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情操的人,成为胸怀大志、献身于民的人。官员只有真正在人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准自己奋斗的目标,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可能在实践中坚持“两个务必”,从而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成为人民充分信任和爱戴的人。应切实防止一些人将“宗旨”教育庸俗化,随意做些表面文章草率应付之。须从战略高度看待此事,必须清醒看到“宗旨”教育效果如何直接关乎事业的成败,当真正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实施思想教育这一系统工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西柏坡旅游导游词
· 西柏坡旅游相关信息
· 西柏坡旅游交通指南
· 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
· 感言西柏坡:西柏坡精神永远闪耀中国
· 感言西柏坡:西柏坡的那些故事
·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
· 领袖名人论西柏坡精神
· 西柏坡概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