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东亚的经验
——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北京论坛(2007)”教育分论坛上的发言
回顾人类历史,文明和文化从来就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整个世界文明具有不同的源头和不同的形态,不同区域的文明都是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丰富了人类文明。
东亚文明和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且是现存唯一延续不断的人类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向各个方向发展,并与当地的文化融合,逐步形成了东亚文化的主流,即以汉字和儒学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东亚文化。古代东亚文化无论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还是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任何一种文明和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传递和创造,而知识的传承的方式本身就是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学术与文化就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中国乃至东亚的知识和学术传统奠定了基础。其中,儒家思想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更是对整个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以重视知识和学习著称,儒学大师们为中国以及东亚创立了特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传承模式。在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高等学术机构以及文官考试制度,促进了知识和学术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学习、借鉴中国的知识传统、学术体系和教育制度。在一千余年当中,以儒家为核心的汉字学术文化,成为东亚地区共同的知识和学术基础,并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传承方式和高等教育传统。
然而,19世纪初以后百余年中,东亚的知识传统连同整个文化传统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严重冲击,具有悠久历史的东亚知识和文化传统出现了断裂。东亚各国纷纷借鉴西方,引进西方知识体系和教育制度,建立西式高等学校。中国在1898年建立了西式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并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改书院为学堂。一百多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或越南,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传播、研究西方知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为推动本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客观地说,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的学术与文化在世界范围一直处于强势地位,东亚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向西方学习,按照西方模式建立本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今天的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和首尔大学,基本都具有与西方大学相似的知识体系和组织结构。
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借鉴和学习之后,我们有必要反思这样的问题,即东亚固有的知识和高等教育传统在当代是否还具有价值?这些传统是否能够丰富当代高等教育观念?
我们必须铭记,文化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输入吸收外来文化,另一方面需要弘扬固有文化。东亚社会虽然一度受惠于西方文明,但今天不能满足于接受和模仿西方文化,而是需要珍视自己的文化,发掘固有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多样化是文明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应遵循某种单一的道路,我们应当致力于发掘和重建扎根于东亚文化的高等教育传统,用东亚文化来丰富21世纪的世界高等教育乃至人类文明。
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作为国家行为建立的现代综合国立大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政治、文化和学术转型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难能可贵的是,一百多年来北京大学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把继承和弘扬悠久的文化传统视为一项崇高的使命。我们深信,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也都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当然要走向世界。但是,走向世界并不是要失去自我,而是要带着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用我们的文化去丰富世界文化。无论全球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相信,全球文化都不会是统一的、失去个性的文化,而必将是一种充满缤纷色彩的文化。
北京大学深刻感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始终致力于提高教学和研究的质量,努力为中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人类知识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注重从中国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角度来思考高等教育对个人、对社会和对文化的价值,力争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完善我们的高等教育,丰富高等教育的内涵。这也是北京大学把传统文化研究作为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的原因。我们相信,北京大学只有在这两方面都有所建树,才能成为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大学。
东亚地区的其他主要大学与北京大学相类似,在本国的建设和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民族文化和知识的发展中都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这些大学追求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不仅应当具有一流大学的水平和实力,还应当具有鲜明的东亚文化特色。
同时,我也希望“北京论坛”教育分论坛成为沟通东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