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北京论坛 > 动态报道
李肇星:中国外交政策始终倡导以“和”为贵
2007-11-03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网11月2日讯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在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北京论坛(2007)致辞时指出,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仍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国外交也深受民族传统的影响。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正体现了中华文明“和”的精神。

  李肇星说,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在构成中华文明核心的诸多元素中,重要的内在元素是“和”的理念。“和”,就是恰如其分。中国的儒家经典著作《中庸》称,“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强调人的感情和欲望都应合乎分寸。“和”,就是和平。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要友善相待,国家之间要和平相处、避免战争与暴力。“和”,也指“和而不同”。恰如乐器音色各不相同,在一起却能演奏出动听的乐章,这就是和谐之美。社会应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意味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和”作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仁爱、包容等其他基本精神相通。“和”的精神对应对人类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有许多启发意义。

  李肇星说,有人问:中国将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答案是明确的:中国在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胡锦涛主席早就指出的,“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战略选择,是由中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人类进步潮流决定的。

  李肇星谈到,20世纪70年代初,他曾经在肯尼亚工作过7年。肯尼亚有一座叫蒙巴萨的港口。十五世纪初,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中国航海家郑和就率领船队到过那里。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中国带去的不是枪炮和殖民主义,而是亲和;载回的不是黄金和奴隶,而是象征吉祥的长颈鹿。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饱受侵略和欺辱,深知侵略和压迫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苦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决不会把经历过的痛苦加诸于其他民族。我们坚持和平发展,是真诚的。

  我们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而不是通过侵略、扩张或殖民化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中国不追求霸权,不寻求势力范围,尊重别国主权,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所谓中国正处于“战略十字路口”,中国未来方向不明,并对中国采取“两面下注”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多余的。 我们与其他国家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倡导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合作互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相互信任、协调合作,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呵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李肇星强调,国家无论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发展模式应该多样化,国际关系应该民主化。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我们的国家利益与人类总体利益一致。中国的发展不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为代价,也不单单谋求自身发展。我们通过平等友好合作,妥善处理国家间的利益磨擦,争取实现互利共赢。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性的挑战呼唤全球性的合作。中国在朝核、伊朗核、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气候变化、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增强相互信任等理念,正在为促进国际关系稳定提供新的视角和动力。

  我们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本着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先后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条约,颁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策文件,确立了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等,努力为延缓全球变暖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李肇星真情对话香港学生 自嘲"绝对是乡下人"
· 李肇星获颁港高校荣誉博士 称愿拿头衔换青春
· 大会发言人李肇星
· 李肇星在南开大学以教授身份首次招收博士生
· 李肇星:“和”的精神与中国外交——在第四届“北京论坛”上的讲话
· 北京论坛论坛人物——李肇星
· 李肇星受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 李肇星北大幽默开讲 被常识性问题“难倒”
· 李肇星出席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成立庆典
· 聚焦!北京论坛分论坛 国内外学者热议科学文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