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随班就读,确保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
一是建立学龄残疾儿童摸底排查机制。每年5月份通过联系卫生部门、残联和居委会等渠道对区内学龄残疾儿童提前摸底,在此基础上入户调查、建档,依法、按时督促服务区范围内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不漏收服务区范围内的每一个适龄残疾儿童。
二是建立行政支持机制。构建了教育行政部门支持系统、学校班级支持系统、家庭学校互动支持系统三个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班级层层负责的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网络。
三是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先后建立和完善了筛查鉴定制度、教学工作制度、考察考评制度、严格保密制度等随班就读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随班就读的档案管理和残疾儿童的学籍管理,做好统计工作和档案专项专人管理工作。
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
一是着力打造“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品牌。我市启音学校、培智学校、育智学校等3所学校成为全国“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实验学校(全国仅10所)。
二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全市特殊教育干部、校长和教研员的培训,采取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开展学科带头人评比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特教学生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使残疾学生回归社会主流,参与正常社会生活,自食其力。
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特殊教育工作,坚持对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残而有为的劳动者为根本,切实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满足残疾人的教育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