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TF第79届会议上,IPv6成为热门词汇,受到全球网络科学家的关注,IPv6已然成为目前解决互联网地址资源瓶颈的最佳选择。其技术创始人Robert M.Hinden在此前北京召开的CNGI-ETF论坛上,揭示了IPv6产生的过程。他说:“我们无法想像IPv6的成功,正如我们当年不能想像TCP/IP的成功一样。”
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地址枯竭的苗头隐现,IP地址分为A、B、C类,包含不同地址如网络地址、私有地址等,而每个B类网络拥有6万多个地址,C类网络只有几百个地址的局面,也会造成一些问题,这引起了IETF的极大关注。一开始,IETF成立了一个ROAD工作组,即路由小组研究相关问题。很快,国际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AB就将此归入标准化流程,从而为IPv6今天的架构奠定了基础。
“当时有不少讨论IP的下一代工程的方案。我们要保证TCP/IP架构是有生命力,而不是走到一个死胡同,如果没有一个演进的路线,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Robert Hinden说。
在此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方案。CATNIP是代表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一个公共架构缩写,出现在RFC1707当中。其思路是,设计构建一个互连网络路由,把不同的公司联系起来。实践证明,其运营效果非常好,然而这一架构没有全球地址可以支持,因此,结论是这个提案提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想法,但是对于构建全球网络并不可行。
Robert M.Hinden介绍,当时争论最激烈的还是IP地址的规模,最后折衷取了现在的值——128位。
经过工作组的努力,1995年,IPv6第一个官方版本正式发布。1998年12月,IPv6在被IETF通过公布互联网标准规范(RFC 2460)的方式定义出台。这是个用于分组交换互联网络的网络层协议。驱使IETF重新设计互联网协议的主要原因是,IPv4地址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即将被耗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