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新版iPad,最多再加上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就是要带的全部学具了——据报道,新学期开学,南京金陵中学中美班的30名高三学生告别了沉重的书包。
当然,在“十朝都会”南京市,能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对接”的在校中小学生,远不止这30人。据了解,南京21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也在悄然推进“电子书包”,“听说招标已经完成,可能是上网本,也可能是平板电脑”。
无独有偶。新学期伊始,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开出了两个“苹果班”,一共90个学生。而早在去冬,上海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就已试点在四年级使用iPad上课。
更多报道显示,不仅南京、上海,深圳、北京的一些学校,“苹果班”也都已出现。
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包”、“苹果班”涌现,既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中国教育直面现实、寻求改变的必然。
今年2月初,教育部曾发文要求,将用4年时间,完成教育信息化在100个区域试点和1600所学校试点。据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信息化,其目的是促进并深化教育改革,使之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
由此可见,“电子书包”及“苹果班”,不仅仅是形式上取代传统书包,而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教育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探索践行。
尤其是,这一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还四两拨千斤,将一个老大难问题——中小学生书包越来越重——瞬间化解,让中国教育界一直想推进却又徘徊不前的“减负”改革“立竿见影”。
据说,推行“电子书包”后,学生的教材、作业本、课内外读物、字典等被全部数字化并整合到笔记本电脑上,书包重量因此大大减轻——如金陵中学中美班那30名学生,以前数本教材就有10斤,而现在iPad不到700克——这将大大减轻学生肩上的负担。
多年来,因为升学压力,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沉甸甸的书包”已成中国一景,10斤以上书包层出不穷,这远远超出了中小学生体重的15%。而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发现,学生如连续20分钟背重量占体重15%的书包,其脊椎会矮缩6~8毫米,长期则会引致脊柱侧弯,长得慢缩得快。
尽管,在现行招考制度下,“电子书包”能卸下孩子肩上的显性负担,却难以卸下学业的隐性负担,甚至还可能因“电子书包”的隐蔽而加重这一负担,但孩子稚嫩的身子不再因书包而佝偻,“减负”实现一半,也算一大进步。
现在的问题是,作为社会进步、科技进步应运而生的“电子书包”,通过书包减负推动了教育进步,但与此同时,其也可能加剧教育不公,阻碍教育进步、社会进步。
前述南京、上海推行“电子书包”的中小学中,除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iPad是学生自备、南京金陵中学中美班iPad是中美项目承担费用外,其余学校购买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均由公费承担。
而今夏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上,有校长感慨,“我们村的教育比县城至少差20年,县城比北京又差50年”。中国贫富地区教育差距之大,令人震撼。如果发达地区用公币大规模推进“电子书包”,无钱的贫困地区教育裹足不前,教育差距、教育不公的鸿沟只会继续拉大。
崔永元曾感叹,同样是资源,90号汽油价格怎么没差距而教育资源配置差异那么大?话头直指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公。京沪宁深等发达城市推行“电子书包”是进步,但中国教育,更需落后地区教育加大投入、迎头赶上,以及教育的整体进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