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网民正从PC端向手机端迁移,平均每天访问手机网络6.49次,累积达4小时。高校中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根据北京大学计算中心2012年5月对接入校园网各类设备的统计,北京大学移动终端的接入数量已占总接入数的54%。由此可见,将智能终端应用于教育教学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数字化课堂建设有两种模式:“一对一”的美国模式——强调学生人手一台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开展数字化学习,全球数字化教育资源置于学生手指之下;“课堂信息化”的英国模式——加强师生交互,在教室中普遍配置和应用电子交互白板。
相比于国外“移植”进来的实验项目,国内本土的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的应用目前还属于探索阶段,北京、上海、江苏、深圳以及其他沿海发达省市正在聚焦电子书包、智慧课堂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小学课堂,从2001年我国提出推广电子书包到如今,目前已先后有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浙江等地区多所中小学校开始试点推行电子书包,电子书包以其轻便、可移动、交互性强、可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等特点受到部分师生、家长的青睐。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也在中小学得到大力推广,利用这种集软硬件系统与资源系统于一体的平台,整合电子、感应、网络技术等,将传统的黑板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性。
而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对移动智能终端的依赖度更高。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便于携带,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其视为一种学习工具。通过智能手机,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学校的移动平台了解校园各类资讯,查询各种服务信息。而使用iPad等平板电脑,可以方便地观看各类视频资源、阅读电子书籍等。河北工业大学的学生们还自己研发了“遥控器”式的便携智能终端以方便“点名”与记录考勤甚至查询成绩。
而相比于国外将iPad等应用于高校教学课堂的如火如荼之势,国内高校则显得少之又少。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将iPad、电子书包等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成功案例,同时购买这些电子设备又将是一笔较大的消费,对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大面积推广也不切实际。另一方面,智能终端的普遍使用还对学校无线网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如何开发适合教育教学的相关应用也是个难题。另外,智能终端的应用对传统教育的颠覆,对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也将会是教育信息化探索践行与中国教育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相关专家表示,iPad、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在教学的应用,并不是教育工作者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它必须具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工具。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是大势所趋。但应该如何有条不紊推进移动智能终端在校园的使用,如何扬长避短,使其真正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相关人士表示,任何现代技术,都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过分强调工具的重要性,而不改变教育理念、教育评价体系,创新的初衷就可能变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