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丰富多样性、公开性和版权之间的平衡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的内容若仅限于机构成员自有成果,必然会弱化为机构成果库。若要成为包括非机构成员自有成果全文的永久知识库,就要解决好版权问题。
目前在机构知识库上普遍采用“共同创造许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简称“CC”)协议。
建议:
(1)参照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在机构知识知识库个体的基础上,建设机构知识库联盟,来实现机构知识库的分享。
(2)通过“元搜索”提供所购买网络服务的“一站式”检索。但在机构知识管理平台上不宜以机构名义对没有授权的全文进行永久性知识库。
(3)很多出版机构规定的绿色OA策略是允许用户在个人网站和所在机构进行知识库,但机构知识库的访问限于机构内部的学术交流;此外还有部分期刊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知识库,因此在建设机构知识库时,不是所有的机构成员的公开作品都能在互联网开放。美国虽然通过了关于开放存取的法规,但开放存取存在时滞。中国还没有关于公共基金资助研究成果的强制性法规。
(4)通过为机构成员提供在线参考文献管理服务,利用软件固有的用户文献备份功能,保存机构成员收集的文献。由于这些文献为个人成员所有,版权问题可迎刃而解,这也是目前国际的通行方法。
(5)对于没有明确授权的文献,如需在机构知识服务平台上提供,建议进行访问限制,只有机构成员可以访问,甚至只能在线阅读,不能下载到个人计算机,避免非法传播。
2.机构知识库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策略是机构知识服务平台文献价值的重要保证。
质量控制策略主要指的是预印本的质量控制。ArXiv创立之初没有任何质量控制措施,目前采用会员推荐机制,提交者被分为会员和非会员,非会员提交文献时要有一名正式成员的推荐。
机构成员自有版权的后印本公开发出版物,由于已经过同行评阅,可不再另外实行质量控制。
如果在企业内部网络还需要进行其他文献来源的知识库,可进行人工质量控制,以避免版权纠纷,保证质量。
3.机构知识库技术框架的限制
在ROAR 的2172 种机构知识库中,采用Dspace的有820家,占37.8%,采用Eprint的有385家,占17.7 %,这两种系统合计为55.5%。
但遗憾的是,这2种系统都仅仅是一种简化的数据库开发组件,不支持参考文献管理和科研社交与协作,机构知识服务平台需要一种新型框架,既能满足机构需求,也能支持成员需求。
4.机构知识库的系统性
要保证作为机构成果库的机构知识库的系统性,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全面收集所有机构成员(可能部分已离职、退休)在机构整个服务期间的成果。
建立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之后的文献系统性可通过个人绩效考核来保证,但之前文献的全面收集将是一项系统性、费事的、难做好的工作,但对一个机构历史的记录来讲,这又是重要的。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