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哈姆雷特几百年前的吟唱,被史蒂芬·霍金诗意地浓缩于他的学说和思想,随同他的演讲和科普新著,带给中国的学子对空间的无限遐想和对科学的无限追求。
今天中午,聆听语言合成器发出的声音,3000学子在浙江大学跟随这位“在头脑中思索黑洞”的科学巨人一起仰望天空、思索宇宙,感受物理学科的无穷魅力,分享《果壳中的宇宙》里描述的“膜的新奇世界”。
17年前,因为一场肺炎而进行的穿气管手术,这位饱受卢伽雷病(即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至今仍是医学界的不治之症)困扰的科学大师再也无法用自己的声音表述他的思想。借助3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今天的演讲,就是采用这样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方式进行。
“当我告诉他,他的中国之行将可以帮助中国的青年人更好地了解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并可能对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产生帮助时,霍金愉快地答应了邀请。”霍金20多年的老朋友,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回忆说。
在轮椅上的30多年,纵使遭受再大的病痛困扰,霍金也从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思考。同时,他也从未停止过科学的推广和普及。“他一直在思索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让所有的人都能了解宇宙的无穷奥秘”,霍金的伟大科普著作《时间简史》的中文译者吴忠超说。作为一本写给大众看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首版至今14年来,被翻译成40种文字,畅销1000万册,把理论物理科学带进了全球的千家万户,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普读物。
就在他来到中国之际,另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新作――《果壳中的宇宙》正以英文、中文等十几种文字在全世界同步发行,再次把我们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他在书中写道:“我愿意和中国读者分享对黑洞和宇宙学中最近发现的激动。”
“相比做科学研究,推行科普对于一位科学家来说不会有丝毫的省力。”世界数学领域最高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丘成桐评价说,对霍金这样一个看书必须依赖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的人来说,完成一部科普著作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创造生命奇迹的最伟大的宇宙终极奥秘探索者,如今却还在用他独有的、平均一分钟十个单词的艰难输入方式为青少年撰写一本适合他们阅读的《时间简史》。
霍金的到来,为杭州这座曾经孕育了无数科学家和思想家的中国南方城市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科学风暴。在杭州大大小小的书店,《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成为最畅销的科普书籍,霍金和他的理论成为大街小巷讨论最多的话题,而他和与他同行的科学家最近在杭州的学术和科普活动也成为当地媒体最为关注的焦点。在霍金举办公众演讲和授予他名誉教授一职的浙江大学,全体师生更是以最为热烈的方式欢迎这位致力于科普的国际大师的到来。
对于霍金的每一次艰难的微笑,简洁而智慧的回答和幽默精妙的演说,都回应以最最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霍金将他的中国之行和此次公众演讲称为他“神圣的义务”。而霍金的到来,正如他所期望的,在浙江大学掀起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探求科学真谛的精神和热潮。
在公众演讲的前一周,2000名浙大学子漏夜排队,校方的赠票在5分钟内被有秩序地领取一空。为了满足更多学子的要求,原计划在新成立的永谦数学中心报告厅举办的演讲被转移到拥有更多座位的邵逸夫体育馆进行。即使是在暑假,仍然有学生从四面八方赶回来。5000名学子从凌晨5点开始等待第二次的赠票,领票的队伍将学校活动中心里里外外整整围了3圈。
尽管霍金的演讲主题是围绕他的学术观点展开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很好的理解,尽管这场艰难的报告一直持续到了下午近1点,但3000多人的会场直到演讲结束之时仍然座无虚席,人们用长达5分钟的热烈掌声来感谢霍金为推广科学的普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他推动各种文化的人们树立科学的观念,投入科学的怀抱。”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霍金的到来和演讲,必将对这所学校,和在所有聆听演讲的学生心中留下永恒不灭的印象。并将指导青年学子的成长,激发他们探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