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工程院(NAE)公布2018年新当选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NAE在2018年新增选了83名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NAE的院士总数达到2293名,外籍院士总数达到262名。
在此次增选的16名外籍院士中,有4位来自中国(中国大陆3位,中国台湾1位)。他们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卢柯、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台湾地球科学家李罗权(Lee, Lou-Chuang)。
(据NAE官网的顺序)
郝吉明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丰田研究中心主任。当选原因是领导空气污染控制理论、战略和技术的开发和实施。
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官网,郝吉明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划定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被国务院采纳实施,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到了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作为领衔专家,领导完成《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并获国务院批准。
李罗权(Lee, Lou-Chuang)
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杰出访问主席(distinguished visiting chair)。当选原因是为FORMOSAT/COSMIC卫星计划中的空间物理和技术领导作出贡献。根据李罗权的个人主页,他是地球科学家,专长太空物理及地球物理学。生于中国台湾彰化县田尾乡,曾经担任台湾“太空中心”主任,任内经历“福尔摩沙”卫星二号的成功发射。
卢柯
中国科学院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教授、主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当选原因是发现纳米孪晶材料和对纳米结构材料的发展作出贡献。
根据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官网,卢柯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纳米金属材料的多级结构设计,制备与加工技术,力学性能表征与分析,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稳定性等,重点研究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等多级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使役行为,并探索其工业应用。
杨卫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当选原因是对机械故障和可靠性的多尺度建模以及在领导工程教育和研究方面作出贡献。
官方资料显示,杨卫长期从事宏微观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力电耦合失效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了一系列论著。其中《细观塑性力学及其应用》和《力电失效学: 电致失效, 力电耦合, 区位转换, 质流失稳》为Springer出版社出版。
在断裂力学研究中,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证明界面裂纹扩展可能超越下瑞利波,激发了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在细观与纳观力学研究中提出细观塑性理论。发展了连续介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之间的跨层次算法,并模拟了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的现象。提出准解理断裂理论,解释了裂纹钝化后再出现解理的现象。提出电致断裂的非线性力学机理模型、畴变增韧模型以及畴变电致疲劳模型,可用于计算电场循环的裂纹扩展量,提出电致质流失稳模型。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