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
(1)精品课程建设。为了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教育部在2003年4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截止到2010年,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910门,其中本科国家级精品课程2516门,高职高专课程1000门,其他类课程394门。36位院士、37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水平。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动下,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已达数万门。
200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整合优化精品课程资源并形成国内最大规模的课程资源库,推动以国家精品课程为代表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现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已收录的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达2万余门。提供信息发布、课程展示、课程检索、课程评价等功能,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国家开放课程建设。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在2011年10月启动了国家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与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已纳入“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对原精品课程升级改造,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2012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正式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成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视频公开课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流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教育部在2011年启动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截止2012年6月,已在项目支持建设的“爱课程”网及合作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推出了60门视频公开课。课程上网推出后,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媒体持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截止2012年4月30日,三个网站视频公开课首页面访问数为13.87亿次,43门课程点击率1496.9万次,网民评价1.47万条。社会公众对高等学校优质课程资源的渴求和对于视频公开课的高度认可,激励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和广大教师走上互联网的平台,将充分体现学校先进教育理念、鲜明学科特色和精湛教学水平的名师名课放在公开的网络环境下,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引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创新。
教育部在2012年继续推进此项工作,目前已遴选确定了350余门课程,入选建设的课程主讲教师中有院士15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7名。“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成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对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