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课改如何防止农村教育边缘化》
范亮在《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24日的《新课改如何防止农村教育边缘化》中指出:经费短缺、教学设备跟不上、师资数量短缺、质量难以保证以及固守原有的观念和态度是新课改导致农村教育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作者提出从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因地制宜三个方面,防止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的对策与建议。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自己曾经听过的一个例子。农村初中做实验条件很艰苦,做实验中有时用纸代替试管,开展学习的资源严重不足,但教师照样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带领学生做实验,照样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全市统考,这个班的物理居然考了个全市第三名。虽然我们不能用考试来衡量这位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但这位教师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领会的是课改的实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课改精神。
教师追求课改精神,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一种课程自觉。追求课改精神的教师,新课改的理念会融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成为自己的生命存在。农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实施新课程,寻求的是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是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是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中。这时的新课程实施变成了自己的生命追求,自然而然地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在实施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当然包括经费、自身素质的问题。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程,如果我们研究母语学习的特点,深入钻研文本,完全可以不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只要通过引领学生细读文本,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场”中,自然就能感受和体验文字的神韵,欣赏母语中蕴含的独特的美。这时我们进入课堂,只要一支粉笔、一本书足矣,为什么要那么“豪华”呢?课程理念,照样体现得很好。这就是课程精神,课程自觉。
新课改中农村教育防止边缘化的根本,不只是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因地制宜三个方面,更需要农村教师具有课改精神,把课改真正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中。一次在一所条件非常好的城市学校听语文课,课上一会儿多媒体、一会儿表演、一会儿蹦跳,整堂课似乎都在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当然教师的素质也很高。可是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会语言、不会读课文,语文教学被泛化了。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物质丰富,但只重形式,表面花哨,实际上没有体现新课程理念,更谈不上这位教师身上具有课改精神了。
上个世纪的陶行知先生,放弃了城市优越的条件,到南京的晓庄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一起下地劳动,一起挑粪,与农民一起住在茅草棚里,创办了晓庄师范。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寻求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为此呕心沥血,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追求课改精神的教师,陶行知先生应是他们的榜样,他们会因地制宜,自觉地学习,把农村当成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试验田、自留地,会更爱孩子,把新课程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日常教育行为中。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处处会留下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
追求课改精神的教师,会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生活中。他的幸福来自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新课程促使他们用实践智慧来关照自己的教育生活,他们在追求课改精神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他们感到新课程其实就在他们身边,每天都在生长着教育的智慧。我想到了南京江浦行知小学的校长杨瑞清,应该说他所在的学校条件并不好,但是他一直都在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新课程实施之后,他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利用行知小学特有的条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赏识教育实验,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他的成功是课改精神在农村的开花结果,课改精神支撑起了乡村教师的生活,成为了乡村教师的福音。
我始终认为,课改精神是极具个人化、理想化的,它是新课改中防止农村教育边缘化的一种利器。它超越了物质缺乏,超越了仍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应试,超越了现实的功利,对于下了课堂又进麦场的农村教师来讲,不失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八里中心小学,221007)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