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的辣椒,用地膜的那部分不管长势还是产量都要比传统种植部分好得多,是远程教育让我真正得到了实惠。”贵阳市息烽县绿化村的周道敏逢人便说。
远教延伸到村寨
贵阳市2003年启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该市确定了“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认识、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摸索“建、管、学、用”的方法和途径,打开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大门,搭建起“天网”、“地网”、“互联网”、“人网”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四网一体”的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延伸到村村寨寨,辐射10个区(县、市)80个乡(镇)1171个行政村,建立播放点5768个。一支拥有5000余人、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技术服务、教学辅导工作队伍走村串户,活跃在田间地头,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72万人次,组织农民群众参加学习1880余万人次,登录该市远程教育网站下载刻录课件和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数达30.6万余人(次),对2100名村级干部开展了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培训,真正使干部受到了教育,农民得到了实惠。
资源整合涌活力
贵阳市整合资源,走出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质量高的基础设施建设路子。市远教办将已建成的党校、教育、广电网络统筹管理使用,依托贵阳电信公司网络体系搭建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节约投资6500万元,每年还可节约管护运行资金60多万元。
远教办通过各级各部门现有教学资源的征集、筛选、改造、整合、评审、认定,建立了贵阳市联合资料信息库;通过购买教学光碟和依靠“天网”、“互联网”遴选、收集、整理,储备了各类教学课件,目前拥有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课件1058部,涉及科目150个,共开发制作农村乡土课件870部,发放课件光盘10万余张,群众可以根据需要挑选课件。在专业队伍建设上,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教育局以及各区(县、市)分别对党校卫星站和学校乡(镇)、村接收点的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一批远教“乡村教师”应运而生。目前已培训管理技术人员1.7万人次,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新生力量。村级教学点负责人分别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或村小学校长、农村专业协会会长担任,设备操作管理人员由村党员干部或小学教师、协会会员担任。在资金投入上,除区(县、市)、乡(镇)两级财政单独列支专项经费外,还把计生、科技、农业等部门的培训经费整合纳入远程教育示范户帮扶资金。通过市场运作,采取股份合作、社会捐资赞助、租用电信光缆等方式,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人民群众得实惠
为使远程教育让群众活学活用得实惠,贵阳市区(县、市)机关抽调1171名政治素质好、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管理知识的干部进驻全市1171个行政村,实施“双千工程”。“双千”队员承担起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服务职责,切实当好远程教育的宣传员、指导员、办事员和信息员,认真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致富本领,增加了农民收入。
远程教育开展以来,该市启动党员干部“双带致富”工程项目385个、农业发展项目85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8个,共协调引进资金5747.5万元。修文县通过各种形式的远程教育培训,农民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该县久长镇清水村紧紧抓住乳业公司驻村的契机发展牧草种植750亩,村民收入43万元,户均增收1500元。该村21户农户今年初购进良种奶牛73头,日均产奶800公斤,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000元。白云区青山村原有花卉大棚20个,开展远程教育后,农民掌握了花卉种植技术,2004年大棚扩大到328个,每个大棚年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2004年,贵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299元,增长11.9%,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