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迟滞的怪现状
我们目前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95%以上还处于一个非常简单非常原始的层次,就是将它作为一个不错的展示和传输工具,来帮助老师讲授和传播知识。就像把原来的黑板粉笔换成了屏幕,这对教学有一些帮助,但对教学没有很本质的改进。而且这种方法用多了以后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等有制约作用(比如数学语文)。用技术手段来增强原有的知识传播的方法,这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不仅能帮助学生把知识学习得很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些人认为,教育信息化实践多了,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其实不是这样。教育信息化之所以有生命力,在于它对人的培养是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培养也能够在一些显性的能力增长上表现出来。考试其实就是对人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就是综合能力的显性表现。但是必须能够真正把信息化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和表达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能够活跃起来,让他动脑子。
之所以我们目前教育信息化很少有地区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因为受到了一些体制上深层次弊病的制约,也受到我们自身观念的制约。
这些制约表现在:
1、师资培养不对路
许多地方在师资培养上没有下应有的功夫。我们的资金投入主要在集中在硬件投入上,很多学校宁愿花很多钱买一堆计算机放着不用,也不愿花一点钱让教师去参加一个培训或者参加一个教学实践经验的交流。即便那些有限的师资培训也不对路,大部分是纯粹的技术培训。其实真正的培训应该是注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培训,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等等,再加上技术培训几个方面齐头并进。仅仅在技术上培训,对帮助教师实施和推进教育信息化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另外现在信息化教育中教师的工作量太大。其原因主要是自身观念问题,喜欢大而全。把大量的讲稿、大量的动画和资料都电子化,想把课堂知识很好地呈现出来。但做这种课件不仅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绝大多数内容用不上,结果耗费了教师很多时间和精力。其实教育信息化需要的不是这种很复杂的展示性的课件,需要的是老师去设计问题,设计计划,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要从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的资源建设,这样教师的工作量也会降低很多。
2、指导思想有误
许多问题与我们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部门的一些错误导向有关系。
比如,我们学校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有误,其实资源并不缺,缺的是共建共享。要把学校的资源建设组织好,就应该与课本配套,让全校的教师合作建设,分摊任务,建成后共享,而不是让老师各谋其事,重复建设。我们现在许多学校领导对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喜闻乐见,却缺乏对教师知识的有效管理,因此造成宝贵资源的大量散失和浪费。所以应该在基层学校开展共建共享的工作。
另外,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喜欢开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课件竞赛,国家搞,省搞,地市也搞,导致老师都一窝蜂地忙于做课件。但是评价课件好不好的标准就是看资料完整不完整、美工好不好、技术发达不发达。其实这些对教学都没有实际意义。我认为不应该评课件,而应该去评这种技术你用得好不好。一个好的课件不一定要用多高深的技术、要结构上多么完整,而只要在某一点上很突出;比如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或者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很有启发性的活动,跟教学结合得好,就应该是好课件。也就是说要评“课例”——即课件和教学整合的优秀案例,而不是评“课件”。
3、信息化教学不能持续
我们很多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不能持续化是很大弊端。如果信息化教学要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本质的作用,必须持续化,必须持续地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比如持续一年,这时才能看出实际的效果。但我们绝大部分学校只是在上公开课或者应付上级检查的时候才突击制作一两个课件,使用一下。“领导一来就信息化,领导一走平时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先从解决老师工作量的问题,以及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教师培训的问题等等方面入手。
4、应用系统不实用
为什么我们大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不实用,毛病就出在采购者和使用者相分离上。我们许多学校采购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应用系统,而平时在多媒体课上老师用得最多的也就是屏幕广播。但东西是教育局采购的,采购者采购时一般就看中功能大而全。因此很多软件厂商就纷纷迎合这种心理,在产品里加进各种各样花里胡哨的功能。结果造成使用者想要的功能做不好,不用的功能倒有一大堆。
中国特色在哪里
从世界角度来看,目前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研究领域,基本是沿着三条主线在走。
第一条主线是把信息技术与课外综合实践相结合。这是西方的主流做法,即提供一个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去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它的优势在于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效果。但一大问题是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得不系统、不牢靠,通过它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这是西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优势同时也是局限所在。
第二条主线,我国所走的是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路子。最初人们的想法自然就是做PPT展示、帮助老师授课。后来,随着整合研究的深入,一种既能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新方法、新理念,就会发展出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既要将技术与现有课堂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又不要像西方那样一窝蜂地去搞大型课外研究。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的探究很好地结合,我们的建议是学校在安排课时的时候采用7: 2: 1的比例,即70%的课时要用技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0%要在一个单元学完之后,将单元内的知识结合起来,做一些小型的探究,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最后10%的课时用来进行一些大型的探究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认为,这样比较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第三条主线,主要是技术研究者们所考虑的,研究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能够起到什么样的支持作用。前两者是教学主线,这是技术主线。
这三条路线谈不上孰好孰坏。其实从平均技术水平上看,我国与国外相比可能有差异,但是从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的水平、一些基础条件好的学校的应用水平上看,我国与国外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还有胜之。广州、深圳、北京一些好的学校,其硬件配置水平与西方大城市的学校相比也一点不差。在应用理念方面,我们一些好的学校也并不欠缺。只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比不上西方。如果要讲差别,那就是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别。国外更强调学习的个性化,强调知识的建构;国内则更强调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强调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国外教育资源很丰富,只要你想上大学,一般都能上,但国内还是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竞争才能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而考试是最公平的,高考更是社会阶层变迁的一个关键所在,现阶段不可能很快削弱而使教育方式迅速倾向西方。所以考试的压力在中国必然会存在,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必须正视这个现实。这样比较下来,中外的教育信息化的路子并没有实质上的优劣之分,一切都是因各自不同的国情所形成的。
实际上,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从亚洲范围来讲,中外遇到的问题也是一致的。今年APEC教育部长会议上,会议的主题就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韩、日这些经济发达国家,他们在会上反映的问题与我们是一样的,都发现信息技术目前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很好,还需要重点的推进。他们提出了一些重点推进的指导理念和措施,这些理念和措施其实并没有特别新颖的内容。大家遇到的问题都是普遍一致的,相互之间并没有天差地别。
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也并不缺乏政策。就目前来讲,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就有三大政策,一是关于“校校通”工程的政策。这个工程除了媒体上经常宣传的硬件建设层面的内容之外,对一些指导性的政策也作了清晰的规划,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些教育信息化的理想,其实都是这个工程的题中之义。只是这些涉及教育理念的政策,不像硬件建设那样容易提显性的目标,所以媒体都不怎么报道,公众也不太了解。另两个政策性文件,一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有一个是教育部师范司正在制定的教师教育技术技能标准,里面都有充分的政策指导性内容。
政策是有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变形了。因为硬件的东西比较容易看到效果,软件的东西一没钱,二不容易看到明显的效果,所以这几年大家都不大愿意去做。
政策有效落实是当务之急
要解决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应该首先从哪些具体措施着手?除了对应以上讲的那些现状(同时也是原因),作出相应的改变之外,我认为,最应该下大力,也是最要紧的,就是抓地方区一级和校长一级的教育行政干部的教育。在实践中,我们那么多很好的具体政策措施不好落实,或者落实得变了形,或者流于形式,最大原因就在于多数基层教育行政领导的思想很落后,教育理念陈旧。校长还相对好一些,那些区一级的教育行政领导,他们做教育业务出身的很少,对业务了解也很少。但这些人对一线的老师,对学校的行政、措施和政策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国家层面上应该首先抓对这一层人的教育。如果他们的观念能够改变,教师们的积极性是很容易调动的,并且不乏创造性的力量。如果基层的这部分领导不开化,再好的具体工作也很难开展。
我的想法是,国家在这部分干部的选拔上,一定要重点选拔做业务出色的,或者对业务很熟悉的那些人。其次,可以让这些领导实实在在地切身体验一下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这可能比大报告大讲座对他们的触动更大。在干部考核标准上,可以强调一些教育信息化的导向性,比如教育信息化缺“榜样”,就可以将此作为这些官员明确的考核指标。
未来之路: 综合素质+考试成绩未来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我认为,应该是定位于“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增强,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这样比较切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不能绕开考试,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状况,小学比初中好,初中又比高中好。究其原因,一是低年级考试的压力不大,二是其知识结构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出效果,地方教育机构也愿意配合;高年级的考试压力很大,地方根本不愿意,也不敢充分配合。这就是现实。
其实培养学生有聪明而开放的头脑,是教育信息化的目标,真正有了聪明和开放的头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考试成绩是不会差的,两者并不矛盾。这个定位确立了,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才算有了突破,才获得了持久的动力。不解决这个问题,教育信息化始终只能是花边,是点缀,是用来对外夸耀的东西。这样,我们一开始指出的缺乏内在驱动力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将眼光再投向国外,教育领域并不存在什么技术壁垒,并没有什么关键技术,这跟军事、经济等领域不同。教育中,理念才是关键,理念决定实践。西方的信息化路子的优势在于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好处,但其弱势在于学生的学科基础不牢。我们正相反。所以,他们现在正向我们借鉴,我们也正在借鉴他们,从长远来看,两者是走着一条融合的路。
(王铁军/整理,图/阿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