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也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王旭东表示,2005年仍然要在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和城市信息化三个方面做好信息化工作。
应该说,这几个方面覆盖了信息化的整个领域。记者日前从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了解到,我国已经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企业信息化:大中型企业纵深发展,中小型企业快速起步
据了解,企业信息化在我国信息化领域是走步较早的部分,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包括金融、电信、汽车等行业的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逐步进入了成熟阶段。主要表现在:这些企业大都设立了信息化管理机构、企业基础网络市话建设基本完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上了新台阶。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92.5%的大型企业建设了企业内部网,76.3%的企业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73.8%的企业建设了客服中心系统,20%的企业建设了制造管理系统,12.5%的企业建设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1.3%的企业建设了供应链管理系统。
在这些大型企业中,我国重点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截至2004年,宝钢股份、武钢等19家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信息化项目投资从3000万元到8亿元不等,年经济效益在1000万到6000万元之间。另外,还有6家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即将完工,正在立项准备的还有11家企业。据了解,通过信息化建设,不少钢铁企业提高了效益、增强了竞争力,生产周期平均减少了5天左右,准时交货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中间库存平均了20%-30%。
在汽车行业,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整车生产企业的信息化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石化行业企业普遍进行了除了ERP系统建设,其中中石化在2003年信息化的热点还包括电子商务建设、IC卡加油站建设和网络建设等。另外,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有长足进展。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几年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发展水平层次不齐。2003年,科技部针对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开始推广基于互联网的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服务,强调通过网络环境下ASP的服务平台为小型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专业化支持,增强区域企业群体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通过基于ASP模式的咨询、监理、培训等公共服务,帮助小型企业有效地规避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但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遇到了很大困难。这些问题表现在: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和参与电子商务和程度不一、信息化领先企业和后进企业的差距日益拉大、企业所处的信息化建设阶段与地域发展不平衡、电子商务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等。
农业信息化:进展明显但水平较低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季金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信息化是领域信息化的重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信息产业部的相关信息,截止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具体反映在几个方面。
一、农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速度加快。据了解,1996年,农业部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到2003年5月,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的农业厅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网站,全国333个地(市)中已有206个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其中105个建立了局域网,134个开通了网站。在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42%的县农业局都建有信息服务机构,61%的县建立了局域网。目前我国涉农网站已达6000多个。
信息产业部实施的“村村通电话”工程,要求在2004年到2005年间在4万个行政村开通电话,这一举措将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打下很好的网络基础。
二、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信息采集渠道初具雏形。据了解,在种植业、畜牧、渔业、农垦、农机、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产品市场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发布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地方农业部门普遍加大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步伐。
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3.4万个产业化龙头企业、16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93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185个农村经纪人、59万个行政村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料或其他形式,定期得到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服务网络范围已经覆盖到了全国84%的行政村。
三、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有所提高。几年来,我国开发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处理专用软件,使农业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及农业决策支持系统、遥感和系统模拟模型的开发应用已具有一定基础。
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业科技多媒体研究中心,着手研制农业实用技术多媒体光盘。1999年研制出了第一批10个农业科技多媒体光盘,并向市场推广应用。
四、农业信息与技术服务开始推出。目前,全国省级农业部门和一些地、县已经建立了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和信息平台,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据了解,不少地方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市场信息服务,服务网络已经开始向乡镇、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经营大户延伸。
但由于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所以信息技术还未能在农业生产、流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进程任重道远。
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最近几年,我国城市信息化中的网络与信息资源得到了快速提升。1999年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快速增长:至2004年6月底,我国以gov结尾的站点数达到了12332个,目前,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一期工程全面启动。
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据了解,“金税”工程二期已经基本覆盖了规模以上企业,电子通关覆盖90%以上的进出口企业;“金盾”工程的全面展开使社会治安系统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派出所;“金审”工程从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到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联网审计实施系统、审计办公系统等三大系统。
另外,国家统一的网络平台建设也已经正式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项目已经正式立项,一期工程将重点进行中央到47个副省级以上单位的网络互联,包括建设覆盖国务院各部门、副省级经上城市的政务外网平台,启动系统支撑平台建设,建设政务外网数据交换中心,初步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以及中央和副省级城市的网络服务中心。政务外网的建设,以及即将建设的国家政务内网,将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序、快速推进奠定良好的网络基础。
信息服务是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
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12项重点工程之一。2004年,中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金保”工程已经启动。截止当年10月底,全国已有25个省级单位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现了联网传输养老保险宏观分析数据。各地也加大了数据中心建设的推进力度,各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已着手建立数据中心,1/3的城市建立了数据中心。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二版已于2003年7月正式发布,并已在江苏、山东、安徽、重庆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始实施。
医疗信息化。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进展显著,国家和各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卫生监督与执法信息系统建设和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卫生部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进入建设阶段,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治信息系统方案正在完善。
教育信息化。2004年,中国教育科研网与中国教育卫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经过扩展扩容、互联互通,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架构。2003年到2004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资源建设和标准化建设项目共60多项已经通过验收。全国已有网络学院67所,覆盖了31个省(区、市)。
交通信息化。我国已经研发了交通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公路货运交易信息系统等。计算机联网售票,车站、港口、车辆、船舶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得到普遍应用,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电力信息化。近两年,我国对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SCADA/EMS系统逐步进行了更新换代改造,电网高度自动化系统的通道数量和质量、厂站信息质量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均有大幅提高。
旅游信息化。2001年1月我国正式启动“金旅”工程。目前,我国已有十几个城市已经或正在按照“金旅”工程的统一规划和标准建设自身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推出了“导游网络管理系统”等重点工程项目。
社会服务信息化。一些经济较发达、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运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市卡系统、市民服务热线、外来人口管理、房地产租赁系统、社会保障系统、社区服务等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金融信息化。至2003年12月1日,大额支付系统成功推广到所有省会城市和深圳市,今年6月底将完成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的测试、试点运行。全国几大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一数据集中核心系统。另外,银行信息系统安全措施不断得到完善,各银行机构的网络业务系统普遍采用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实时监控等技术。
信息化政策和法律环境日臻完善
季金奎司长在阐述信息化六大要求时,特别强调了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国家和有关部门从1993年起就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法律文件,规范信息化发展。这些法律文件包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的2004年8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2002年12月28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无线电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
信息产业部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发布的部门规章《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等
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政策性文件《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性意见》、《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在企业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电子签名法》为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通过的2004年10月《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使中国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和法律环境越来越完善。2000年7月7日,我国正式启动了“企业上网工程”,2002年下半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同年,原国家经贸委出台了信息化贴息技改项目,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信息化。在农业领域,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九五期间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和“金农工程”。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