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是全国最早大规模对省内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价的地区。
“都有动作,都有进步,都有效果。”总结刚刚过去的第一轮检查的效果,中山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李兴国表示。他是此次检查的发起者之一。
这次调查从2005年4月正式开始至2006年底结束,之前更是经历了长达2年的调查、制定参考标准、高校加紧建设时期。形式属官方与民间的结合,教育厅下发了相关通知,调集一些高校的专家进行考察,列入检查名单的全省高校(包括两所本科成人高校)共计114所。
“信息化发展到这个阶段,无论是对国家相关部门、高校、还是高校信息化部门来说,进行信息化评价和检查都很有必要。”李兴国表示。
他认为,首先,教育信息化需从全国性的宏观层面实施战略规划,最好有详实数据和相关调查。国家从各种渠道为信息化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效果如何?作用如何?产出如何?都要系统掌握。如果没有调查与评价,大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产出状况就相当模糊。
此外,对单个高校以及高校信息化部门来说,信息化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想要知道,信息化建设多年之后,他的投入出了什么成果?哪些方面需要增加投入,哪些投入没有产出?没有调查和数据,投资的情况非常模糊,而且后续的管理不易进行。
对高校信息化部门来说,制定指标体系并依此进行评价有若干现实意义。第一,向上级领导部门申请支持的标杆和指引;第二,明晰自身的基础设施、应用和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最好有一套指标。软件的使用率如何?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否与应用的发展步调匹配?第三,为决策层提供支持。信息化本身无法决定决策,但是信息化可以帮助我们合理、科学地进行决策。较之学生和老师对校园网的评价,高校领导层对网络的评价普遍较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信息化在为高校领导做决策提供支持方面是缺失的。
这几点也正是高校信息化部门需要应对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广东省一些高校的信息化部门管理者产生了发起制定一个指标体系的念头。
2000年前后,李兴国担任中山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那几年他和广东省其他高校的主任经常聚在一起探讨高校信息化的发展思路。不少主任提出,“信息化是很新的事物,没有一个标杆、一个指引,说话似乎没有力量。是否可以做一个描绘,使学校能参照这个描绘提出的方向,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实施信息化?”这个描绘是对当前阶段的总的描绘,但信息化又是一刻不停地在发展,因此描绘应当有前瞻性,但是要保持一个度。
“评价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省内各高校,尤其是信息化发展滞后的高校提供指导,拉动他的行动。”从2003年开始,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一些高校专家着手建一套指标体系《广东高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以下简称《参考标准》)。他们用了“参考标准”一词,没有叫“评估”或者“评价”,因为按照广东省的情况,评估应由专门的部门进行,他们要避开类似词汇。另外,李兴国认为,高校对“评估”敏感且紧张,最好慎用。
要实施评价,制定一套科学、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是关键,需要考虑权重、导向性、可操作性等一系列因素。
因为要评价的高校不是一所两所,而是要做一个适合于大多数高校的模子,所以标准的制定充满挑战性。广东省考虑到省内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七上八下,特色不一,不可能用一个套子就能将所有学校的情况大致装进去,因此他们选择了分类讨论,将高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划分为四类。
同时,考虑到这是第一轮检查,过多的数量指标可能会限制学校的积极性,所以更多地采用了定性的、专家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注重考察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关注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的切实感受,以信息技术切实解决高校教学(学习)、科研、管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评价一所大学信息化程度的标准。
从2005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正式实施开始,到2006年底,一个回合做完了。“效果非常显著。”李兴国说。
在正式检查之前,大部分院校认真对照参考标准,进行了自查。不少院校针对工作差距作了大量改进工作,包括网络连接、机房建设、机构整组、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等。专家组发现,不少高校检查组进校时的状况与过去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在一些高职院校,有师生告诉专家,Email系统是专家组入驻前一天晚上才开通的。李兴国说,这就是好事。他认为,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这个头,有了应用,有了用户,信息化建设就如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想停都难。
在检查中,根据被检查学校的实际情况,专家组还与校方就如何进一步发展该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面对面、实事求是的讨论,提了一些针对性强的建议。
李兴国到过49所院校参加检查, 48所院校都有校长或者副校长全天陪同检查,“过去这么多校长或副校长用整天时间专题研究信息化工作(连同检查前准备,检查后总结改进)几乎不可能。在这个过程里,学校管理层的信息化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强化。”李兴国说,“他们普遍表示收获很大。”在此之后很多学校制定了自己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而且从具体的拨款和规划方面有了很多进展。
此外,检查使广东省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了省内高等教育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为日后的宏观规划打下基础。
广东省教育厅着手准备第一轮检查之时,上海市教委和复旦大学也正联合制定一个针对本市高校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2004年12月,在上海市教委支持下,复旦大学制定了《上海市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参考权重》,并对全市高校进行了试评估。
上海市与广东省的行动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所关注。2005年2月,在教育信息化分会的牵头下,由复旦大学主研,17所高校共同参加的《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正式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列为2005年度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
课题负责人、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张计龙分析说,对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信息化来说,建一套指标体系有切实意义。他表示,现阶段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刚迈步,学校类型不同,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同,已有信息化投入不同,建设情况千差万别。通过逐渐设置合理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高校的调研,一可获取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二则提供一些技术方法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信息化建设部门在进行本校信息化规划、建设时有所借鉴。
张计龙表示,《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导向性很明确,即以应用为导向。主要基于对前些年的基础建设投入过多,而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的反思。他说,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还是在于应用情况,因此必须以应用为导向。
2005年8月,综合《广东省高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等资料的全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完成,初稿将高校信息化分为三个部分考察:建设情况、应用情况、保障体系。
2005年9月,来自全国14所高校的专家汇聚上海召开课题组第一次全体专家会议,对指标体系初稿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v1.0》,简化了之前的体系。其后的第二版相比第一版,框架方面基本沿袭,考察细目上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做了进一步细化。
2007年7月内蒙古第四次理事会上,课题组下发了指标体系及考察细目v2.1版本,截至2007年11月5日,得到58所学校的回复。这58所高校需要填写2个表,一是《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及考察细目(详表)》,二是《高校信息化实施情况与应用效果(简表)》。课题组依据回收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简表与详表的关联情况,进一步修改了指标体系。
2007年下半年,课题组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院校进行了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一版本的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到2007年12月,课题组组织来自17所高校的专家,在上海崇明岛召开第三次全体专家会议,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调研情况,进行了详细讨论,《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考察细目版v3.0》被确定下来。和v2.0 相比较,指标三级结构未做改变,一级指标调整为5个,二级指标为18个,三级指标为66个,删除一些存在争议且当前环境下学校无法操作的考察因素。同时,会议进一步明确,该课题的目的是调研各地高校的信息化相关数据,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给各校、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学会提供校园信息化相关工作的参考依据,课题组本身不做校园信息化评估工作。
争论渗透了指标体系的修改过程,从一改二改三改中便可见,主要围绕可操作性、权重等几个方面。
张计龙表示,指标体系从第一版到第三版围绕了两条主线进行了改进。第一,结构的转变。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精简的过程,从最初的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后修改为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76个三级指标,并设置了详细的考察细目,后又最终删减、调整为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1个三级指标。最后形成的指标更加合理,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考察性。第二,导向的转变。从重点考察建设情况向考察信息化应用转变,并突出考察资源建设和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蒋磊宏教授指出,指标非常细致,涉及到高校信息化的方方面面。但过细的定量考察,尤其是考察诸如服务器等设备总值,是否会有负面的影响?另外,指标体系应该更多地考察对师生员工学习和科研的效果,但这些因素如何量化地进行考察?这是课题组一直深刻思考的问题。
另外,专家们针对指标体系是否应该设置权重产生了热烈争论。一部分专家认为,作为指标体系,需兼顾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阶段性特征,应该设置一个权重对基础设施或者应用有所偏重。另外一部分的观点则迥异,认为由于地区、学校的差异,建设模式千差万别,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差距甚大,要是将之用一个模子生硬装进来,无疑将影响和伤害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说,不同专家有不同角度,争论很自然。但是大家达成了共识:做一个指标体系引导信息化建设,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他表示,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指南如果能和广东省的第二轮检查结合起来,高校的信息化评价工作将会趋向完美。
从今年开始,第三版本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将在大范围内进行实践,根据计划将结合相关课题在全国分地区选择5~6个省市自治区的全部高校进行全面调研。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了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机会,对日后全国各地的信息化建设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张计龙提到,v3版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版本,但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部分典型地区进行调研,进一步完善全国的指标框架和考察细目。同时在调研基础上,统计分析各地区、各类学校的指标值,形成调研分析报告,并提供给各高校参考。然后,根据专家意见以及调研数据,确定全国的指标体系参考权重,探索并确定一种常规性的指标数据获取方案。
针对信息化指标体系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深圳大学网络中心主任张凡认为,指标体系应该给出一个方向,不宜过细,不宜过于量化,过细的指标体系将会导致太生硬,不易执行,反而伤害高校信息化建设。
《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5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