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间教室像整齐的秧田,同年级段的孩子分布在一个楼层,教室之间都用墙隔开,教材、教案、作业、分数构成了教师生活的全部……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响下,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该如何体现,成为不少中小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借助学校建筑空间变化推动教育变革,实现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重构,激发师生共同学习潜能,学校也能变成有趣味的博物馆,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学校的教育探索引发关注。
变革:教育空间的改变带来教育形态的变化
对于学校而言,新常态下的教育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素养”、“互联网+”等新理念、新事物、新举措扑面而来。
在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办的“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上,中关村三小的办学理念引起300多名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共鸣:打通孤立的教室创造团组式学习的场所,灵活的“活动墙”依据教与学的需求“变形”,打开的空间让孩子们释放压力。
“学校可以有更多更有内容的博物馆、图书馆。”全国特级教师、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说,学校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0版的学校有着农业社会特征,以满足读书、写字、算术为目标,要求学生学得对而快;2.0版的学校体现工业社会特征,一间间教室规整排列,使学科课程变得很精细,注重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纸笔考试,“批量生产”;3.0版的学校是生态社会呈现的学校样态,有多种空间组合和多形态的空间布局,强调分科课程下的综合课程,融入更多基于表现的多样性的评价。
“老师们没有办公室,和我们同处一个空间;操场悬在半空中,操场下面是篮球馆。”中关村三小学生顾思辰说,从桌椅、书柜到可以“藏身”的小窝儿,都是按学生们喜欢的样子来设计、打造,这样的“魔法学校”怎么能不喜欢呢?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认为,中关村三小的创造性变革是以极大的勇气进行了对小学教育的突破,特别是突破了传统的理念,固有的模式和校园的藩篱。
支点:“班组群”形态多形式教学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教育的空间如何与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对接?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在课程中体现?”刘可钦说,抓住新建校的机会,三小从第一张图纸设计开始,将教育的设计蕴含其中。“以‘班组群’为单位的三室一厅混龄式、导师制组织架构将重构师生关系放在重要位置,以‘7个老师一个群’的导师制开启跨学科的项目学习。”
事实上,传统教室呈直线型排列,即使改装楼道也仅仅是数量变化,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而中关村三小新校区的“班组群”则将三间教室联通,可开可闭,实现大班小班、混龄同龄、兴趣爱好等多种形式教学,通过跨年级的导师制,共同负责这一个班组群的所有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
“‘班组群’使得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呈现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空间结构的变化延伸到教育空间的变化,成为课程开发的契机,将个性的学生教育引向了更加的多元化,对生命的关注,对个体潜能的发掘。”
跨界:跨学科“项目募集”让“思享”更畅通
“未来的教育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希望更多的学校有更开阔的视野,看待和探索教与学和学校生活。”教育家陶西平认为,中关村三小借助“项目学习”的展开,实行跨学科、多学科整合,推动老师间自然的协同与跨学科的学习。开放式的教室与阅读室的连接,淡化了课上课下的两极生活,也容易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乐趣。
“跨学科的方式,会让‘思享’更畅通。”刘可钦校长介绍,既继承分科教学的优势,保持分科教学的深度和系统,也通过教师协同合作更好设计综合性学科的教学活动,体现“全科教师”的优势,避免分科导致的局限和短视。
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尹丽君等表示,打破单科授课思维,组合常规性教学,让老师成为学校特色项目的参与者与组织者,推动跨学科、跨界的研究交流,从而带动更多的教育家进行教育改革创新。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