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专题解读”
未来学校建设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命题,也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崭新课题。继2016年发布《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之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于2018年11月发布《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对“学校”“学习”“课堂”“学习路径”等核心概念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提出了我们的理解,以回应时代发展对学校提出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重新定义学校
随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兴起,时代发展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尽管如此,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不会变。未来学校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凸显中国特色,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在东西方先贤辈出的“轴心时代”,教育旨在培养“贤人与君子”,旨在培养“有智慧、有完善道德品质的人”,教育被赋予了超越人本主义的格局与使命。进入工业时代,学校教育开始聚焦于知识和技能,强调专业化、标准化,但却囿于工具主义与狭义的“理性主义”。未来教育要从工具主义转向以人为本,要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向品德为先、能力为重;要从注重教什么、如何教转向注重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未来学校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未来学校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用科技赋能教育,实现学习的精准供给。利用新技术重构教育流程,促进教、学、考、评、管以及家校合作的各个环节,逐步走向适应每个学生学习需求的精准供给。未来学校要有国际视野,对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一流教育资源,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共同绘就学校教育的未来蓝图。
重新认识学习
未来学习是坚守传承、盘活积淀的学习。在古文中,“学习”两个字是分开来用的。把“学”和“习”组合成一个词首次出现在《礼记·月令》中:“鹰乃学习。”意思是:每到夏季六月,雏鹰开始学习飞翔。可以看出,“学习”在本原上特别强调人的能动性与实践性。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兴起后,学习出现了一些背离本原的现象,甚至变成了一种被动行为。我们认为,未来学习要回归教育本质,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而非被动的学习,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但不被现代技术所绑架的学习,是一种注重联系实际而不唯书本的学习。
未来学习是重组课时、突破时限的学习。班级授课制是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态,学习时间通常是一种规范化的安排。例如,课堂的时间通常为45分钟左右,在课堂上以教师的“教”为主,即大部分的时间由教师所掌控。近年来,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形态不断涌现,打破了原来班级授课组织形态下的学习时间分配,把课内课外时间结合起来,倡导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时间的掌控者,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
未来学习是重构物理空间的学习。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空间由原来的物理空间延伸到了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不同的是,虚拟空间是借助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进行信息存储、处理与分享的空间。在传统教育中,我们的学习虽然也有虚拟空间的使用,如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的远程学习,但是应用的范围有限,而且也只是传统的课堂学习的一种变体,即在形式上依然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虚拟空间已经对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物理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是未来学习的重要特征。例如,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桥梁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实现对现实中桥梁的观察,甚至与桥梁专家进行远程“面对面”的咨询。
未来学习是以脑科学为支撑的学习。目前,脑科学研究领域与学习有关的重要结论有: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结构;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的功能组织;大脑的不同部位适合不同时段的学习。由于人脑的复杂性,这些研究成果在学习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结论可以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但是,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一旦实现重大突破,脑科学将会引发人们对学习产生全新的认识,这将推动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重新理解课堂
未来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课堂革命的推动下,未来的课堂将会成为一个充满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主动发展他们在未来从事工作所需的能力,而教师更多是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未来课堂应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并促进学生高级思维、有效沟通、积极合作、信息技术应用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未来课堂要契合学生个体认知、性格、情绪等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未来课堂实现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合。未来课堂要转变过分注重知识学习、轻视实践体验的状况,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和体验感悟的机会,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个体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完整的视角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未来课堂是突破时空的立体学习场。这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连通:一是教室内部桌椅之间的连通。在未来课堂中,不一定是排排坐的桌椅布置,所有桌椅的布置应便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也便于教师开展分组指导。有些桌椅可以带有轮子,方便师生根据需要灵活移动和组合。二是同一年级和不同年级之间教室与教室的连通。教室的开放和连通性设计,可以更好地突破班级及年级的界限,构建学习共同体。三是教室与学校其他空间的连通。学校的每一寸空间都是潜在的课堂,学校的整体空间是开放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走动。四是课堂与大自然的连通。与其说是两者之间的连通,不如说是将大自然变为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蓝天土地都可以成为教科书,山木草石都可以成为学习素材。由此获得的实际感受和经验,应该比课堂上教师的理论灌输更有效。五是课堂和社区社会的连通。学校的教室,白天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场地,晚上可以成为周围社区的活动场所,学校周围的社会场所也可以成为课堂。这样的课堂,自然而然和家庭与社会形成一种紧密的关联,有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深入合作。
未来课堂是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教学的实践场域。未来课堂的品质和效率将越来越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环境舒适、装备先进、操控便利、互动实时的信息技术配备,将成为未来课堂的有力武器。但未来课堂的品质和效率,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关键在于,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持和切实服务。
未来课堂是各学习要素高度互动的活动社区。除了学生和教师的人际互动,人与技术工具的互动、技术工具与资源的互动、技术工具与空间的互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互动等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共同决定着学习发生的效果。另外,未来课堂也要实现学科之间的对话、互动与融合,使不同学科的知识由分裂、封闭、单一,走向整合、开放、多元。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融合,有助于改变单纯以学科逻辑组织课堂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个体生活和核心素养为基础,打破学科的固有界限,以真实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重构,重点开展综合课程、主题课程、STEM课程等方面的探索。
重新构建学习路径
未来学校将会重新构建学习路径,让学习从书本走向世界,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打破“一言堂”现象,让个性化学习得以落实。
新技术支持的学习路径重构。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支持下,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测评了解学生的潜能特征和最适宜学习方式,对学习者进行精确画像,精准匹配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判断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推送相应内容,选择适当的媒体呈现形式,对学习资源进行排序,并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帮助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开展更深层次的学习。
差异化学习方案助推的学习路径重构。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用标准化流程来开展教学,用一模一样的学习方案来培养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忽略了学生学习需求是多元化、差异化的特征。构建分层分类的学校课程体系,支持学生开展走班选课,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路径。以学习者的经验、个体生活和核心素养为基础,打破学科的固有界限,以真实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重组,通过多元的课程资源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不同课程主题的特点,打破40或45分钟的固定课时安排,灵活设置长短课、大小课和阶段性课程,形成以主动、探索、体验、创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教育生态圈承载的学习路径重构。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要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充分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把整个社会变成学生成长的大课堂。未来学校要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教育的视野投放到校园之外的场域,包括科技馆、博物馆、社区、田野、高新技术企业等等。即使这些场所并不是专为教育而设计,但却具备某些鲜活的知识元素,在学校教育与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结,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建构世界和探索自我的鲜活实践。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部门项目“未来学校发展报告”(课题编号:GYH2016019)的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王素,成员包括王晓宁、张永军、康建朝、曹培杰、苏红]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