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全社会认识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打造并推广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化需要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
建立政府牵头、家校企三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更是为网络时代的未来奠定基础
近日收到一个孩子妈妈的来信,她痛心疾首地告诉笔者:这段时间,因为11岁的孩子要用手机上网课、写作业,所以她把手机和密码都交给了孩子。没想到的是,孩子开始沉迷于手游,不到一个月花费了1万多元。
调查表明,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农村未成年人的上网比例也高达89.7%。但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技能主要用于娱乐游戏和聊天购物,硬件知识、网络学习等基本素养相对缺失。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网络空间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延展,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将未成年人与互联网简单割裂开来,既不可取也很难实现。研究显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技能、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所以,有必要引导全社会认识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打造并推广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化需要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停课不停学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部分未成年人在网络素养上的短板。在现有课程体系之下,网络素养相关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被全面、合理、科学地纳入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无论课程内容和课时数量,还是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都还无法完全满足需要。一般而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主要由同学、朋友、家长等渠道来完成,缺少正式教育容易带来过度沉迷、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很多隐患。因此,有必要将网络素养纳入义务教育基础课程,系统规划与组织,通过自主阅读、活动研讨等灵活而深入的方式,提升网络素养。
也要看到,家庭应承担起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父母的网络行为对未成年人有言传身教的作用,也能够有效利用技术防止问题的出现。同时,良好的亲子关系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有促进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一项调研显示,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孩子的网络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越强。但调研中不少父母也表示,自己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合理上网。因此,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也应当将家庭纳入其中,首先让父母懂网,在网络问题上与孩子建立开放友好的沟通关系。
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也应该探索用新的数字技术,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应鼓励企业探索通过产品或技术来实践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开发青少年版、建立防沉迷机制、试水网络教育等。事实证明,互联网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有的公司正在尝试建立全环节覆盖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并为大中小学校提供课程和师资培训等。有的公司在农村地区推广网络教育,让孩子们学习正确使用平板电脑等,为培养农村孩子的网络素养探索了经验。
可以说,建立政府牵头、家校企三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更是为网络时代的未来奠定基础。(作者:朱永新 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