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未来的教育是建立在优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夏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脚步还要更快一些,用信息化手段缩小地区、城乡、校际教育差距,让更多农村师生享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果。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要求。在夏涛委员看来,这为广大农村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以安徽省为例,近年来先后投入47亿元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以及在线课堂的试点和推广,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教学点和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较薄弱,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普遍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尽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夏涛说。
夏涛委员建议,建立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支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在此前的走访调研中,夏涛发现,不少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人才较为缺乏,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亟需提高。为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学校校长、教师、信息化管理员等人员的培训,探索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资格证制度,对师范院校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前置性培养与培训,让毕业生一走上农村教师岗位就能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