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2017年出台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倡导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并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教育改革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从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转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已成为教育改革主流。
卓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智)推出的智慧资源产品立足于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套高校校园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方案以“MReal”系列三大产品线为驱动,通过软硬一体化的资源制作工具、资源管理系统及资源制作服务,帮助高校解决校园资源规划、制作、存储、应用、数据分析等一站式闭环诉求。可以说,卓智智慧资源产品是高校开展信息化资源建设、创建校本资源强有力的助推器。
2016年,卓智智慧资源产品正式面向全国高校市场进行推广,其资源量产制作、资源成品品质、资源成品与资源管理平台无缝对接、资源分析数据化等能力与高校一体化信息建设的需求不谋而和。同时,卓智智慧资源还提供专业的服务团队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出色的资源制作工具及专业的服务体系在广大院校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也广受985、211等有慕课制作需求院校的青睐。
图1 智慧资源的整体框架
图2 MReal-Min100产品
图3 MReal-Min200产品
2017年,卓智与上海交通大学慕课培训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上海交通大学慕课培训机构将采用卓智智慧资源的“MReal-Min100”和“MReal-Mix200”两款产品,开展慕课课程资源制作的工作。“MReal-Min100”及“MReal-Mix200”两款产品颠覆了传统慕课制作形式,基本解决了慕课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携带、场景、人工、后期制作等方面的便捷需求,实现了“一人操作、一套设备、一门课程”的高效、量产方式,有效地支撑了课程资源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院校慕课教学的发展。
传统的慕课制作方式多采用课程转录、录像或录屏软件加白板、摄像机拍摄加后期制作,场地空间要求一间标准教室做录播。场景要求搭建蓝绿布、录播采光要求高,需要多媒体教室配合录制,并且制作过程需多人配合,整个过程操作复杂,耗时耗力,影响录课建课进展,也增加了院校开展慕课制作的成本。卓智智慧资源的系列产品基本对场地要求简单,且携带方便、操作便捷,产品拥有的人脸捕捉智能追踪、无蓝抠像技术、虚拟场景定制等功能,从技术及服务层面解决了慕课制作的全流程问题,实现智慧资源,轻量制作。
图4 考试系统核心功能导图
2017年5月,卓智同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卓智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定制服务,依据校园对考试系统的个性需求,创建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考试系统。该系统在“智慧资源MReal-Matrix”即资源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除了具备资源上传、存储、分享、数据分析等能力外,还承载了考试需求的组卷、考中实时监控、考后数据分析、即时判卷、监考官与考点管理等一系列智能考试管理功能,解决了教师出卷素材不足、流程繁琐;监考不便;判卷信息交互迟缓;考后成绩公布、成绩分析等难题。
一期建设搭建完成后,卓智资源定制产品基本解决了校方对信息化考试的需求。校方对卓智既能提供标准化的建设方案,同时还具备定制化产品开发能力给予了高度认可,并期望与卓智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
西京学院是一所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校,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纵向科研项目55项,迫切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校本资源进行备案、分享传播。目前,西京学院也采用卓智智慧资源“MReal-Mix200”产品,建设学院信息化课程资源。借助“MReal-Mix200”虚拟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设备简易、场景切换等技术,西京学院将录播课堂布置在小型独立教室内,不仅节省了院校的场地空间及改造费用,还支持教师独立录制建课,省去原来由专业现教中心教师或是聘请企业摄制人员驻场的工作量,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教师录课建课的效率,实现了单人独立量产制作校本资源,有力推动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图5 西京学院设备布置效果
卓智智慧资源系列产品正逐步成为慕课机构进行课程录制的工具,其技术能力在业界正广泛传播应用,并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慕课制作方式。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为院校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契机。在大数据、移动计算、录播等技术深入发展的支撑下,构建、管理闭环式教学资源库已成为院校教学信息改革新的发展方向。联动优质企业的优秀团队及技术,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已成为当下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选。卓智智慧资源依托强大的资源服务能力、大数据创新能力、建课录课能力、专业团队及服务能力已为迎接“互联网+教育”做好了准备。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