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节假日我常常收到学生或亲朋好友发来的“短信”,我尝试精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并把它们适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看来,下面几种情况适宜在课堂上“发送”短信:
感知修辞,练习仿句
手机中那些鲜活幽默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笑声中,他们能轻松地体会到不同修辞手法的妙处。例如,排比兼顾比喻抒情类:朋友是灯,帮你驱散寂寥,照亮期盼。朋友是茶,帮你过滤浮躁,储存宁静。朋友是水,帮你滋润一时,保鲜一世。朋友是糖,帮你冲淡苦涩,挂满甜蜜。巧妙移用专业术语类:我用友谊的小箭,射中你的心,你就成为我的俘虏。我决定判你无期徒刑,将你永远关押在我心里,不准保释!引用歌名戏仿类:上班——梦醒时分,下班——月满西楼,加餐——千年等一回,公休——等你等到我心痛,升职——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加薪——想你想到梦里头,罚款——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借助短信讲解作文写作方法
我常对学生说,作文要写得新颖,才能吸引老师的眼球。那么,如何让学生生动直观地理解“新颖”二字呢?我以短信为例这样解释,首先材料要新,要新闻不要“旧闻”。例如“我有一件事求你,你家能让我住两天吗?这件事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本来不想麻烦你的,可我实在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我是萨达姆,我还活着。”这条短信在萨达姆藏匿时期流传很广。让昔日强悍的大人物用小人物那种可怜兮兮的口吻央求,造成强烈的反差,喜剧效果就出来了。但如果我们在萨达姆被逮捕后再收到这样的短信,大家就提不起什么兴致了,因为已经时过境迁了。其次,语言要新。就像下面这条短信,紧跟时代潮流,巧用流行语、新词表情达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我点击整个秋天看到了你的笑颜,我复制你的笑脸粘贴在我的心间,我下载我的思念把它另存为永远,我打开我的手机给你最美好的祝愿:快乐整个秋天!”
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如今每到节日,短信已成为人们彼此祝福的载体。充分利用这些短信,有助于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与民俗。
去年中秋节,我先给学生们念了几条别人发给我的短信,如:“又是一年月圆月,月下为你许三愿。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饼甜,三愿美貌好比月中仙。”“月儿圆,人团圆,举杯仰天遥祝:月圆人圆花好,事顺业顺家兴。”这些短信,让学生重温了我国传统中秋节的节俗:拜月、赏月、庆贺团圆等。读完短信后,我要求每个学生也给老师写一条短信。下课后,看着学生们绞尽脑汁写下的短信,我不禁喜上眉梢。他们非常投入,写的短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说明了这种写作练习的吸引力。有一位学生写道:“愿君难有几丝愁,愁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愿您似中秋圆月,无私地把皎洁的月光洒向路人;愿您的生活似月饼中的馅多姿多彩,甜甜蜜蜜,给您带来无穷的回味。”
辅助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短信还能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今年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爱”,我就选了一条将爱的表达具体化的短信:“给朋友最好的东西是你的心,给敌人最好的东西是宽恕,给父母最好的东西是崇敬,给人类最好的东西是慈善。”
其实,我国古代也有“短信”。古代的“书、笺、函、启、札、牍、帖”等,其简短者均为短信。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白居易以韵文形式写的请柬类短信。记得“苏教版”语文课本编委、特级教师黄厚江说过,好的语文教师有三本书:一本是教材,一本是教师自己读写方面积累的资源,还有一本就是教师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有关资源的引入。
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短信就是生活赐予语文教师的最现实的、源源不绝的资源。因此,在手机短信方便、丰富我们生活的时候,教师应当利用它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好的短信,写出能表现自己的形象、品格、道德、修养、文化、功力的短信,应该是语文教师能做的一件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作者:李思超,单位:广东省蕉岭县晋元中学)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