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继续教育 > 继教新闻
致富路上架金桥——湖北省教育兴农纪实
2002-02-21    记者 张真弼

字体大小:

    马年岁首,记者获悉,湖北省的教育兴农工作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里取得新突破,全省科技教育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到46%,农民人均年收入比上年增加约80元。

  致力培养新农民

  去年年初,湖北省启动创建教育兴农示范县(市)工程。省教育厅明确提出,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入手,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要积极参与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农村教育要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为农民架设脱贫致富的金桥。

  培养一代新型农民成为湖北农村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全省各地一方面在普通中小学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另一方面认真办好农类中等职业学校,在“512工程”合格学校里办好农类专业,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全省现已建成21所县(市)“512工程”合格学校,107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5所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县、乡、村三级培训基础上,按照“围绕资源搞开发,围绕市场上项目,围绕项目抓培训”的思路,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乡镇企业人员培训、回乡青年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33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吸纳和运用实用科技的能力,其中有77.7万人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湖北一些职成学校适应农村教育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罗田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农时安排教学和实习,让学生按照家庭农业生产实际选择专业,将学校所学知识和技能带回家、带给周围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毕业后承包田园实施产业开发。

  示范培训一体化

  “学校+基地+农户”是湖北省在教育兴农中创造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职成学校根据当地产业资源优势创建示范基地,利用学校的师资和技术力量,融“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让农民受益。

  蕲春县彭思镇成校与黄冈市农科所联系,引进优质水稻良种“鄂早11号”,在成校的试验田里试种,成功后在全镇推广种植。成校免费把技术资料印发给农户,挨村挨户进行技术指导。如今,“鄂早11号”水稻良种已成为全镇早稻生产惟一当家品系,平均每亩增收130元以上。

  记者在蕲春县张榜镇见到了农业科技示范户草莓大王张叶明、花卉大王鲁学进、花菇大王赖金龙等人,他们都是“学校+基地+农户”这一办学模式的受益者。草莓大王张叶明在镇成校基地里学习掌握了草莓种植技术后,建起草莓基地50亩,年纯收入近1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该镇有300多名干部群众共建草莓基地500亩,实现产值400万元。

  产学结合拓新路

  湖北省在教育兴农中,还创造出“学校+公司+农户”又一新型办学模式,即市场上需要什么,由公司来组织生产,学校出技术,公司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使农民种养有保障。这种以市场为导向,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受到农民的欢迎。

  赤壁市官塘镇成校成立了土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辟土鸡饲养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免疫、配方饲料、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并向农民承诺:农民按要求饲养,因技术服务不到位所造成的损失,由镇成校负责赔偿;产品没有销路,由公司负责保价收购。由于镇成校把风险留给自己、利益让给农民,农民饲养土鸡的积极性大增。全镇养土鸡50多万只,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地处鄂东山区的罗田县石桥铺镇建立的“学校+公司+农户”办学模式,尤为成功。镇成校根据镇教育缫丝厂需要大量蚕茧的实际,组织农民栽桑养蚕。在工商部门的监督下,厂里与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对质量达到标准的鲜茧,按每斤高出市场价一至两元的价格收购。这样,厂里能收购到优质鲜茧,农民能卖个好价钱,双方都满意。合同兑现后,该镇蚕农由原来的500户增加到1000多户,蚕农净增收入8万多元。

  田间地头传科技

  组织讲示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是湖北教育为“三农”服务、推动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办的一件实事。

  钟祥市由市职业高中和乡镇成校专业教师以及市乡农业、科技、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技术人员101人组成农业科技讲示团,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示范,帮助农民解决种、养、加(工)以及产、供、销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讲示团成员、市职教中心水产专业教师张仁林,深入到罗集镇温岭水产养殖基地,致力于猪、鱼、鸭立体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推广,使该村的立体养殖面积由3年前的38亩增加到380亩,每亩产量由原来的600多斤提高到1100多斤。仅此一项,每户平均增收近万元。讲示团成员、市职教中心专业教师彭天海,在旧口、罗集等地举办了多场畜牧养殖技术专题讲座,激发了当地农民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

  襄樊市针对农作物新品种(系)在当地难以推广的实际情况,从大中专学校和科研院所抽调28人,组建成市科技讲示团,定期到20个乡镇、60个村组进行巡回指导和讲课。在市科技讲示团的带动下,各县市依托乡镇成校组建了85支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传播实用技术,使一批适于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系)得到推广,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500万农村青年享受团组织新型培训
· 湖北今年开“啃”职教三大“硬骨头”
· 湖南一农民一路参加自考成复旦博士生
· 即墨市围绕市场培训农民
· 侨乡旺坑村村民自编《三字经》
· 福州300多农民领到中专文凭
· 亚农杯农民读书征文活动在京颁奖
· 两千“农民书屋”营造“精神乐园”
· 《星火科技30分》扎根千县助农致富
· 承德农广校成为当地人才培训三大中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