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一词首次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两位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琼·斯潘思(Joel.Spaeth)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及。在2000年随着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逐渐缓慢发展起来,至今已被多次在各大经济峰会、论坛中引用。
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早前的uber和滴滴的合并,这也是开启共享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事件,而今发展的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五花八门的衍生行业不断冲击着传统经济的运行。其实很久之前,人们生活中的借阅、传递信息等都是共享的体现,现在社会发展再启用这种共享中心的意识,也就不算很大的意外了。
最近某报道号发消息,财会行业将面临大批量劝退的局势。某名企建立‘共享中心’辞退财会人员近千人;某央企的一家子公司因实施共享服务项目,由之前的800多财务人员锐减到100多人左右。各大龙头财务企业纷纷整顿洗牌自己的财务部门,之前需要多人协作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财务人的现状是行业的突破还是低迷?
大批量初级财务人该何去何从?
如果下一个被劝退的人是你,该如何逃开这层枷锁?
学校的学霸凤毛麟角,公司的领导只有几个,一只鸡想要下双黄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优秀的、高层次的、稀少的都是不多的,人才市场上充斥的大量财务人,其品质大家心知肚明。面对社会的层次提高,经济不断转型,充斥底层次的财务人如何改变被忽视、被替代的命运?笔者从高顿部落‘取经’,与大家分享几个观点,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而不是一无所有。
一、懂得自我提升
财务行业不再是以前打得一手好算盘,算的一笔好账目就可以做出成绩来的样子,那仅仅可以温饱,往上则需要更高的知识体系、技能水平、人生规划了。
有些同学以为学好税法,做好算法,懂法律懂准则上岗没问题,的确可以上岗,但依旧逃不掉被替代的命运。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再是一句口号,它真正的延伸到会计岗位上来,所以如果没有一些‘保命手段’何来竞争高位?
中美两国国情相差较大,相应的税法、准则都有很大的不同,偏偏两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好,交织不分你我,导致很多大型企业不仅仅满足持有CPA证书的财务人,反而一些懂得美国会计准则的财务人受到重视。意味着,美国注册会计师在中国的地位水涨船高,发挥的作用很不一般,而且国内USCPA持证人数量尚少,一些在美上市的华人公司,对华人USCPA持证人的渴求度已经令人发指。
那些从中国来的财务人,经过美国会计准则的‘加持’,已经变得炙手可热,慢慢的活跃在大众视线里,成为财务圈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具备转型意识
在国际化的风起云涌中,初级财务人的技能掌握、知识体系一直低于大型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也导致很多人才的滞留,老人下来,新人上不去,所以必要的转型也是需要做好的准备。
越来越多的核算类财务岗位被现代化技术代替,传统的核算人员将面临被裁减的命运,这时候发现其实财务领域岗位很多,选择更好的方向发展未尝不可。像高顿部落上一位而立之年的女士,因部门转型裁减人员,她选择考取USCPA证书后,直接转战美国发展,前途一片光明,等到技能熟练再回国发展,毕竟国内的经济也是日益蓬勃。
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以为现在的自己已经足够优秀是很多人才乃至精英们的通病。学习应该是永无止境的,经济的浪潮不断翻涌,冲浪的技术不进步一失足就会迷失汪洋。
所以,你在等着被辞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