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学院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日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答辩,该校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将增加到两个。3年来,该校直接用于学科建设的经费近4000万元。学院院长马骥说,学科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在学科建设上我们不遗余力。
据了解,2003年辽宁中医学院召开了学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中长期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并自行遴选了校内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形成了合理的学科建设群。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科建设三级管理体系,即学校宏观抓,学院分头抓,学科具体抓。
“学校宏观抓”就是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学校学科建设管理委员会”,用制度约束和管理学科建设行为。学校定期举办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组织学科建设论坛,创办《学科建设简报》,开通学科建设网,有效地搭建学科建设管理与信息平台。“学院分头抓”就是各二级学院分别组建本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制度、经费等方面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学科具体抓”就是各省级重点学科组成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组成的学科建设管理小组,负责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凝练本学科研究方向,开展学科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等。
为了适应学科建设需要,该校还积极改善基础条件,新建图书馆大楼、实验中心大楼和1000兆主干100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等等。仅2005年就投入3000万元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以保证学科发展需要。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该校也投入专项经费200万元,从服务体系、管理体系、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创造了适应重点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3年来,直接用于学科建设的经费近4000万元。
积极的扶持政策迅速提升了该校学科水平。生药学科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一流学科”。该学科在全国率先提出时间生药学观点,创立并界定了中药生药学概念,开展中药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质变研究。该学科完成的多项课题,获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横向开发课题近30项,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化基础。中医外科肛肠学科是该校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学科,目前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省级肛肠医院。随着医院规模的日益壮大,经济效益快速增长,2004年总收入达2439万元,是学科建设初期的3倍。该学科创新研制的中药制剂“通腑宁颗粒”,已医治近万人,创收数百万元。该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国内同学科领域中公认的龙头学科。学科队伍力量雄厚,45岁以下高级职称人员中博士和在读博士比例占83%,学科成员有4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该学科教学成果突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精品课。
据了解,目前,该校已拥有3个学科门类、10个本科专业,21个专业方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中医药及其相关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