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一年,中国科学院再次将中科院院士这一国内自然科学界的最高称号授予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南京大学化学系的陈洪渊教授荣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清晨,笔者如约来到了南京大学化学楼陈洪渊院士的实验室。一进门,只见整个实验室宽敞简洁,空气清爽,丝毫没有想象中一股化学实验室的那种刺鼻的气味。
陈洪渊教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笔者。他虽然已经是一位成名的科学家,但性格却非常随和。他侃侃而谈,言谈中总是流露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陈洪渊教授自四十年前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南大任教。
当初,陈洪渊教授的分析化学专业主要的学术带头人是高鸿院士。在高先生的带领下,该专业博士点在全国排名前三位,并在1987年时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可是1991年以后,高先生等老前辈相继退休或调任,这个专业的处境也就日益困难了。就在这个时候,陈洪渊教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挑起了这份重担,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艰苦奋斗。这十年来,为了继续保持该专业全国重点学科的前沿地位,并能做到有所创新与发展,他与几位同事以及他的一大批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教授领头进行的科研攻关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经费困难,很多实验设备都无法购置,许多重要的实验也因此而无法进行。但这并没有难倒陈教授,他从化学楼里其他兄弟机构那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尽量利用别人的设备来完成自己的实验室所无法完成的研究任务。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陈洪渊教授结合生命科学对电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及仿生催化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完成和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博士点及开放实验室基金等共18项课题,在分析化学领域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生物催化、超分子组装和纳米电化学研究中,成功地构建成多种高效的仿生催化界面,降低了NADH氧化过电位600mV,并研制成一系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件;他还组成了高活性含酶三维有序膜,为发展新型高效生物传感器创造了条件:他还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电子转移的促进作用,使其测定灵敏度提高了两个数级。至今陈洪渊教授已经发表论文330多篇,合编译著5部,其中被他人引用达600多篇次。(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