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节节攀升,表明社会对文凭有了更高追求
□多数人不认同“提高能力说”
□人才衡量标准中的一些疑问,不仅仅值得教育界思考
60万学子为何考研
今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吸引了62.4万人。一些报章认为,这说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有大量需求,还有认为这是日趋明显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征。然而,新浪网近期的一项网友调查,让人怀疑上述说法的可靠性。
调查设问:你认为全国考研人数年年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列出的“就业形势严峻”、“充电提高能力”、“学位证书越高越好”、“盲从者众多”四个选项中,“就业形势严峻”点击率最高,约占60%,选择“充电提高能力”的不过一成多。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人看出一个问题:因为就业形势紧张而考,潜台词就是走“考试—提高—适应激烈竞争”之路。同样是为了“提高能力”,接受调查者却更愿意承认就业严峻的外部环境,而不认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说明很多人读研乃是“被迫”。进一步想,新浪网的问卷据说是根据教育界知名权威的分析而设计,把两项看似必然要联系在一起的答案分设作两种选择,也正说明在专家们的观念中,看似必然的背后,可能也有着未必的一面。这样细想下来,60万考研大军所反映的“社会需求”,就不一定那么让人欢欣鼓舞了。
“考研热”与学历贬值
考研为什么?数年寒窗苦读,所得不外乎满腹学识加上一纸文凭。新浪网的调查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显示,如果大多数人都不认同“提高能力说”,那就只有老老实实地承认“文凭说”。
其实,“文凭热”并不是新鲜话题。考研人数节节攀升,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文凭的追求也正走向更高阶段。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本科“文凭热”还更多地代表着对知识和人才的肯定,近年来“考研热”的背后则有着更多意味深长的内蕴。
网上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是本科学历的贬值造成考研队伍的扩张。一位网友在帖子上充满自嘲地说,本科毕业者照理说应该能够胜任绝大多数应用性工作,但现在本科生满街走,“一不留神,发现本科毕业的自己比半文盲也好不了多少。”
《南方周末》曾刊载对学者朱学勤的访谈,探讨了学术职称评定方面的一些弊病。朱学勤认为,因为职称评定体制的落后,导致目前高校讲师、副教授太多,连教授也有职称贬值趋势。欧美国家的大学里,教授就是学术最高称号,每个系也就那么几个。谈的虽是职称贬值,但从中也可以看到本科学历“含金量”下降的影子。
更有网友从社会角度剖析文凭贬值的原因。一封帖子尖锐地写道:“十年寒窗苦读才换来今天的大学毕业。但眼看着社会上不少官员、企业家出点小钱进个培训班,找个秘书写篇毕业论文,就轻轻松松、随随便便混上了一张本科文凭,有的还是名牌大学,名头比我更响。我不考研怎么行?”
仍是“需求决定供给”
本科学历满街走,使得用人单位的眼界也在水涨船高。报章间介绍某企业或单位的文章,常见以“拥有多少硕士、博士”以显示自身人才队伍素质的优秀。某大学毕业生曾对《中国教育报》记者诉说自己的求职苦恼:“一听说是个本科生,简直没拿正眼瞧我———要知道,那不过是一家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呀!”
然而,社会现实正对这种“不重能力和实际需求,惟高学历是取”的人才高消费倾向提出怀疑。本报近日一篇报道援引中华全国总工会提供的数据说,目前国内制造业正面临着数百万熟练技工的缺口。企业不是不知道怎样去把产品做好,而是缺乏能在实际生产中做出好产品的人。文章分析说,在加入WTO后的宏观背景下,这个缺口将严重影响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新浪网调查的话题讨论区内,有一个网友留下的问话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的用人市场上是研究生吃香,再过几年,假如满大街都是研究生,会不会又出现考博热?”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催生出什么样的供给,这是经济学上不变的原理。考研队伍的迅速扩容,反映出社会观念中人才衡量标准中的一些特性和疑问,看来不仅仅值得教育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