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就业形势严峻 找工作比考大学费神
2002-03-29    汪晓东

字体大小:

  每年三四月间,媒体上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话题明显增加,“就业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等字眼频繁出现。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1年,高校毕业生共有115万人,截至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达到40%。大学生就业率比2000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对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作了专访。瞿介绍,今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年有专科毕业生。今年全国新增30万毕业生,总就业人口达到140万,明年将增加到212万,其后每年全国毕业生都在200万人以上。从这些情况看来,总体上今年高校校业生就业难度比较大。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找工作成为比高考更痛苦的事。上海《青年报》报道,该市很多大学生因难以承受找工作屡战屡败的压力,自信心很受打击;也有的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过于劳累紧张,心理承受不住了,纷纷走进心理中心咨询。一学生已经悉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所有招聘会,投出了上百份简历,参加过许多公司的面试,均以失败告终。现在她已经心灰意懒,表示不打算继续找工作了。


就业难,从教育本身找原因

  在探讨大学生就业难时,我们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些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现在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究竟如何?我们回过来反思大学教育的现状,或许能找到带有本质的原因。

  《齐鲁晚报》报道,在前不久一次人才招聘会上,一家美国公司打出这样的告示: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免谈。该公司负责人解释说,他们公司追求的是综合效果,要的是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给他一个合适的位置,就能发挥其潜力。过去公司曾用过北大和清华的毕业生,却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名牌大学的学生往往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浮躁而不务实。所以,一些公司不在乎名牌,认为一般大学的学生更容易合作。至于业务,可以进公司后再培养提高。

  这就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有市场意识,是否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融合。现在,学校往往在学科设置上考虑市场需求,而在人才综合素质训练上忽视了用人单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能正确估计自己,长于专业却无社会亲和力,便是教育缺陷的反映。上述那家公司的告示可能有些以偏概全,可是,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的人才观脱离市场人才观有关,却是明显的事实。

  再来看学校的学科设置。前不久,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些地方高薪难觅好技工的新闻。这些新闻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而现在是把学生朝大学这一条路上赶。这样,就造成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结果是有些工作大家争破了头,有些工作又没有人做。大学生就业难,就难在学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和社会所需要人才结构不统一。

  瞿振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大学毕业生计划分配,所以大学教育多年不变也不大看得出问题。现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就不能不注意学生的“适销对路”,比如,要更注重技能的训练等等。

择业观,让就业路成独木桥

  择业观也是对就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就业观的惯性。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在等和靠的思想,没有确立竞争意识。过去,大学毕业后工作由国家安排,社会上也就没有“找工作”的气氛。如今工作要自己找,很多大学生却显得缺少“竞争”、“找工作”的意识。二是不少人只愿呆在大城市,心目中的工资标准比较高。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教育部做了一个专门的调查,32.37%的大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大城市、大单位、好工种,大家趋之若鹜,往往“打破头”也挤不进;基层、中小企业、西部地区等最需要人的地方却少人问津。本报日前发表的一篇评论员文章指出,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到农村、到中小企业,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地区和结构矛盾的重要措施,是解决高校毕业生供需结构性不平衡的根本出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意见》在放宽大学生落户城市限制的同时,也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到西部地区就业。

  在回答《北京青年报》的专访时,瞿振元表示,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有用人制度上的冲突,也有思想观念上的冲突。他强调,中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化的教育。大学生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不要一谈就业,就奔着“大院”去,机关、科研院所需要人才,基层更需要人才。毕业生要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近400万
· 近五成本科生期望月薪1001-2000元
· 今年400万大学毕业生迎接就业挑战
· 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将推大学生就业招聘会
· 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的执政记录
· 人才"蜂拥"年底招聘会 本科生应聘当技工
· 大学毕业生薪金降低 天津开出800元月薪
· 国内银行人才争夺白热化
· 专家预测:明年就业压力将达到峰值
· 长春师范学院对用人单位提供"售后服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