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在北京某名牌大学听了一次学校专门为毕业生举办的就业指导课,学校请来国内著名服装公司的法国特级品牌设计师和一家培训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讲解求职面试如何着装。发言人都建议毕业生着西装、领带去面试。服装公司的副总裁即兴为大家讲话,他说,公司在京城6所高校举办类似活动,如果有购买公司的品牌西服的毕业生,可以持会后发放的优惠券到定点商店去购买。有的学生质疑公司的诚信度,这位副总裁矢口否认,他说,他们举办这类活动的目的是走入校园,增进公司和大学生之间的感情。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60万左右,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如何通过包装使自己击败对手,找到心仪的单位,是毕业生在短时间内增加竞争砝码的捷径之一。就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能否找到工作与求职者的真才实学、自身综合素质、社会关系等都有很大关系。到毕业这一年,毕业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计划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于是,就拼命在社会关系、证书、奖励、简历设计等方面临时抱佛脚。上海居然出现了一家照相馆预约到12月份的惊人场面。一些人才中介、跨国公司也开始积极拓展围绕求职指导开展的各种培训。围绕着就业做生意,已经使很多商家受益。
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公司已经看准了这块市场,有的公司借进入校园举办宣讲会之际,并不招人,而是宣传企业形象。有的公司的目标是追求招聘、宣传、推销产品“三赢”。大学生还没有和社会进行广泛接触,对有些事情还没有鉴别能力,高校应该及时对毕业生进行相关指导,对某些公司的商业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不要让高校这片净土成为公司的商品倾销地,不要让毕业生就业成为某些公司的商业砝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