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国人民大学可谓喜事连连: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来校考察;2002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65周年校庆,李鹏同志到校祝贺;校园面貌也发生巨大变化,教职工陆续喜迁新居,中国人民大学住房改革取得突破性重大成就……在国内外,中国人民大学正以崭新的改革成就,迅速的发展态势,赢得世人的瞩目。中国人民大学的改革力度何以如此之大,效果何以如此之好?在与世界接轨的进程中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带着一系列想法,笔者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曾在商业部、教育部做过10年官员的纪宝成,2000年9月27日调回母校中国人民大学任校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纪宝成感慨万千:“我1978年考入人大读研究生,1981年留校,从讲师、副教授、教授到教务长……对人大感情深厚。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管理干部和理论人才。总书记评价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民大学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给予了极大关心。第一代领导集体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大学,毛泽东多次到陕北公学讲演,指出:“有陕公,中国就不会亡”。第二代领导集体给了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次生命,邓小平在十年动乱结束后,亲自关心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建工作。第三代领导集体赋予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时俱进”的新品质、新灵魂,江泽民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两次为中国人民大学题词并亲自来学校视察,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的士气。但由于种种原因,历史辉煌的中国人民大学,一度发展缓慢。在这种状况下纪宝成受命于身,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上任伊始,他充满激情地即兴演讲,表达出中国人民大学要创建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望,并宣布了他的施政纲领,“我们要高举‘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搞好两个规划和建设,即学科规划和建设,校园规划和建设;抓实改革,抓实调整,抓实管理,在改革中发展,在调整中前进,在管理中提高;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办学经费,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他将此概括为“一个高举,两个建设,三个抓住不放,一个投入”。这成为学校日后简称为“1231”的工作思路。
纪宝成一踏进中国人民大学,针对“重理轻文”、人文社会科学受冷遇的现状,呼吁全社会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工作。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于2001年春天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到会讲演,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济济一堂,就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展开热烈讨论。纪宝成本人撰写的文章《新世纪要更加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刊登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短时间内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两次重大活动,宛如在人文社会科学沉寂的湖水里掷入巨石,在学术界掀起波澜。一时间一些著名高等学府也纷纷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论坛。自2001年8月7日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江总书记连续三次就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给中国人民大学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重大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增添了勇气与力量。一个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环境渐渐在形成。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优美的校园正在形成,教职工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学校通过实行优惠补贴等政策鼓励教职工在校外购买商品房,从而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谈到改善教学环境,纪宝成校长介绍道:“现在,学校每周有一个国际学术会议;每20天就有一位国际著名学者或企业家走上学术报告厅的讲台;每个月有一位外国政要或驻华使节在人大讲演……”精心营造的学术氛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大学的教学环境。在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学校把世界知名学者请到课堂上,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近50位国际知名人士都是人民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同时,还有116位外国专家被聘为客座教授。这在国内高校中,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名列前茅。恰似滔滔江水向东流,中国人民大学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饱满的精神,迈向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