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来自高校辅导员的评价:大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
2007-09-06  中国青年报  李新玲

字体大小:

  想做一辈子辅导员的马昕:“现在大学生的素质比过去的高”

  “进入大学,走出独立生活第一步,请你自己办理入学手续。”这是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今年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处挂出的一个条幅。条幅下,拉起的绳子把家长拦在各类手续的办理区域之外。

  “我们就是想让学生能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步起,学会独立处理一些事情。”这一做法的创意者、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工办主任马昕说,其实这也只是一种象征,关键是提醒大学生要树立自立意识。

  今年32岁的马昕,1998年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几乎每天都与学生打交道的她,总是不太同意社会或是媒体对大学生的一些评价。

  “现在中小学非常重视素质教育,进入大学后,有各种培训、比赛,这都使大学生无论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是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上都超过当年的我们。”马昕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现在的学生很自信,有闯劲儿,干事情不怵头,表达能力也非常强。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整体素质比过去高。

  但是她非常清楚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的是什么:“按照冰山理论的观点,顶峰是知识,而基础是动机、态度和意志,现在大学生的不足在基础方面。”

  马昕记得在一次就业指导讲座上,一个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明确指出,现在的大学生存在的问题都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吃不了苦、抗打击能力弱、与人合作能力差等等。

  “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保护下,他们从小自己处理问题的机会就少,高中的考试压力,也使他们没有太多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这就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情况。”连续9年从事学生工作,马昕感觉辅导员要学习的东西在不断增多:“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公民道德教育,这都是辅导员需要系统掌握的知识。”

  在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新问题也不断出现的情况下,马昕很清楚,正确的工作方法不是事事包办,而是要注重引导。她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择业就业服务。”

  因此,她从不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也从不把一个班的成功经验简单地复制到其他班,而是结合学生需要,结合不同班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文学院0502班在入学后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得都不是很积极,班级也缺乏凝聚力,她就与同学聊天,暗自观察。她发现这个班的同学都很爱看书,于是提出在这个班建设学习研究型班集体的设想。这一提议让全班同学活跃起来,同学们按专业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并制定出学习计划。马昕还联系了专业老师、研究生、高年级党员为同学们做课外学习指导。

  学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0502班曾被评为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并成为期末考试无人监考示范班。

  现在的马昕常觉得自己比9年前的心态年轻:“做一辈子辅导员也没什么,因为我喜欢这个工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辅导员应守正创新修“九境”
· 选聘“四年制”辅导员,来了!
· 教育部:构建辅导员岗位晋升制度
· 鼓励在院系专门设立就业辅导员
· 2013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
· 上海:制度创新 高校辅导员更专业化、职业化
· “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正式启动
· 北京高校辅导员大有干头
· 学者论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开班 周济作报告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