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专门化专家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作为高校教师,辅导员和其他教师一样,是一种学术职业,因而必须遵循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努力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专业服务水准。目前情况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其症结在于辅导员职业定位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不清晰、缺乏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和相应的政策支持。笔者认为,必须把加强和推进职业化、专门化、专家化作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明确辅导员职业身份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辅导员职业身份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专业化发展便无从谈起。所谓名不正、言不顺。高校辅导员没有确定的职业身份,总是依附于某一种社会职业身份(德育专职教师)或几种社会职业身份(教师和干部),必然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合法性和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辅导员是从高校教师或管理干部中分化出来的一种具有特定职业身份和专业化知识、技能,从事不同于日常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且主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多方面服务的教育职员。这里,教育职员是一个社会职业群体的概念,是以从事教育教学等学术性工作为生涯的学术职业,包括高校中的教学人员——教师、教辅人员、辅导员,等等。
可见,辅导员职业应该定位于学术领域,而不是日常事务性的行政领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职业身份既不能等同于完全意义上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管理干部,更不是兼具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而应该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和经常性思想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包括学生学术事务指导、咨询,学生心理疏导和健康咨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生救助、资助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等学术性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上述多方面专业性服务的职业化辅导员,是教育职员这一学术职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高校辅导员职业身份既不同于教师,也有别于管理干部,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职业存在的辅导员自身。
明确辅导员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学术职业身份,也就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如此看来,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重点既不是教学领域也不是管理领域,而是以服务学生、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在内的学生事务管理领域。其职业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从思想观念、专业标准、政策制度等方面把辅导员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工作领域,作为可以终身从事并能够不断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学术职业,作为一项关系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全面提高的伟大事业。换句话说,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就是要解决辅导员队伍能否稳定、是否有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空间问题,因而构成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界定辅导员工作领域推动辅导员队伍专门化建设
将辅导员与教师、管理干部相对区分开来,从而为辅导员获取相应社会地位和不断寻求自身存在的合法性、独立发展的合理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辅导员能否被社会认可而成为受尊重的学术职业,取决于具体工作领域的专门化和相对独立性,以及该工作领域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贡献程度。据此,笔者认为,辅导员队伍专门化建设不仅是辅导员职业化的根本要求,而且也是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根本途径。
所谓辅导员专门化,是指辅导员工作领域和工作人员的专门化,也可以理解为辅导员专业的分化和内部分工的细化。这里,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主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逐渐向学生事务管理拓展。
辅导员队伍专门化建设,就是要使辅导员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内部任务分工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努力做到术业有专攻,而不是现在的“万金油”或疲于奔命。
推动辅导员队伍专门化建设,重点是根据辅导员具体工作岗位(班主任、年级辅导员、院系分团委书记、学校团委书记、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学工部部长、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或书记)和任务分工(政治教育、经常性思想工作,心理疏导和健康咨询,学术事务指导、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生救助、资助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的不同,并依据个人喜好、原来所学专业,把辅导员分为政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生活辅导员、职业规划辅导员、学术辅导员等类别,并按照相应的专业标准实现辅导员专业的细化、分化和工作人员的专职化、专门化。
制订辅导员专业标准促进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
客观、科学地衡量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至关重要,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辅导员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和辅导员的具体类别,制订相应的专业标准;以是否达到一定的专业标准,作为评判或衡量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和辅导员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客观依据,引导和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化建设。
具体说来,就是根据辅导员职业准入的基本要求(学历标准、岗前培训和职业资格)和辅导员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严格区分辅导员职务层级和人员类别,并按照不同的职务层级和人员类别制订相应的辅导员专业标准。在职务层级上,把辅导员分为见习辅导员、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在人员类别上,把辅导员分为政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生活辅导员、职业规划辅导员、学术辅导员等。在专业标准上,注意区分不同人员类别辅导员所需知识的专业领域及其职务层级,制订相应的专业资格和综合业务能力量化指标体系。在岗位职责方面,应规定辅导员在日常教育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辅导员各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等几个主要技术参数上的考核标准和具体要求。
事实上,促进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关键是辅导员专业资格的认定和综合业务能力测评体系的构建。所谓专业资格认定,就是要确定一个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逻辑起点,即辅导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以及达到什么样的专业化程度,才能获取聘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而成为专家型辅导员的机会。这里的基本条件、专业化程度的量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些能够量化、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包括是否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带班)及其成效如何,是否从事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及其成效如何,是否参与辅导员培训及有关考核评定情况,等等。
构建辅导员综合业务能力测评体系,主要是在专业资格认定基础上,采取专家(资深的专家型辅导员,一般要具有10年以上辅导员工作经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打分和学生认可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估辅导员个人专业化水平,并把测评结果存入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档案,作为高校辅导员聘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被选拔为其他岗位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应从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吸引力开始,坚持以职业化建设为必要前提,把辅导员引导到专业化发展的兴奋点,帮助他们找准专业化发展的切入点与契合点,促进辅导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