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充电实战大学生职业态度转变 暑期为就业铺路
2010-08-24    大河报

字体大小:

  暑假“实战”非常有用

  “作为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机会,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的王建伟说,“暑期实习经历,是宝贵的财富。”他告诉记者:“在实践中,仅靠死记硬背的知识不行,更需要你整体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如何把积累的知识与具备的能力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解决问题,这才是关键。”

  河南大学的大二学生小李来自豫北农村,今年暑假她到一家报社实习。小李说,刚到报社实习时,傻乎乎地跟着老师跑了半个月,还“伸不上手”。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点下,才渐渐“上路”,对新闻写作有了初步认识。小李说,在报社实习一个多月,觉得学到的东西更多、更实用。

  电视节目制片人周先生认为,一些刚出校门的学生“实在用不起”,有的学生想当摄像,让他试一试,竟然连摄像机的开关在哪里都不知道;有的学生想做编导,竟然连解说和同期声都分不清。所以,招人时还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用着“顺手”。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陈金安分析,很多学校的课程安排、考试以及评奖评优制度确实很束缚学生的发展,学生利用暑假提前接触工作,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知识。陈金安说,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奖励制度与学习成绩挂钩,学生只要把课堂笔记背熟,学习成绩就好。这无形中鼓励了学生只顾分数、轻视实践。走上工作岗位,这些“高分低能”的学生才追悔莫及——这种现象暴露出目前高校工作的缺陷和弊端。

  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学生部主任缑西梅认为,多年扩招,使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如何解决学以致用的现实问题,如何避免毕业即失业的悲剧,应当引起学校、学生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缑西梅称,很多同学利用暑假“充电”,提高专业技能、积累社会经验,积累工作经验,有效地提升能力,缩短与岗位要求的距离,这很明智。

  河南理工大学团委的李从强老师说,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仅作为挣钱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一些大学生在暑期实践中深深感到,平时以为掌握的知识,在应用时才发现存在漏洞,这也给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多年关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团委书记王伟超认为,大学生就业未雨绸缪的意识非常好,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需要大学生具有工作经验,暑期兼职应该有所规划,为将来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王伟超说,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通过暑期实践,为今后更好地发展“赚”些筹码,通过暑期锻炼能力给专业“铺路”,积累经验为就业“热身”。 记者 魏国剑 杜小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最低10块钱一个章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走形式”
· 郑州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协管交通引发弹声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打工”易“实习”难
· “混吃混喝游山玩水”学生的暑期实践咋变了味
· 600支大学生“三下乡”服务队赴万个农村服务
· 建设和谐中原:信阳师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三农”
· 大学生暑期实战实习,如何破解“鸡肋”之窘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走过场还是学到了真本事
· 全国高校将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暑期社会实践
· 刘延东:青年学生要积极参加"永远跟党走"实践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