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湖南某媒体发表了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文章。周其凤成了网上关注度最高的人之一。周其凤的原话是这样的:“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是很成功的……如果是从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它培养的人……哪个总统懂得尊重人家?就想欺负人家,就想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想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办。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 ”很显然,周其凤被媒体“断章取义”了。
周其凤成为舆论的热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两个多月前写下一首被称为“不伦不类”的化学歌,到一个多月前称赞大爆粗口的北大中文系教师孔庆东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总是被卷进舆论的漩涡。
“总不能卖学生和老师吧”
周其凤1947年出生于湖南浏阳的小山村,母亲期望儿子像凤凰一样超凡脱俗,便为他取名其凤。他从小就是个敢说敢做的人。看着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跑,周其凤也想上学。最终,5岁10个月的他如愿坐进了教室。家里很穷,有一次,母亲花7分钱为周其凤买了支笔,他把笔弄丢了,母亲流着眼泪狠揍了他一顿。
周其凤曾经的理想只是当汽车司机,走出大山。高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化学系。1978年,周其凤成为国内首批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留学生,并仅用2年7个月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创造了该校的纪录。1983年5月,他回到北京大学。
2004年,周其凤调任吉林大学当校长。当时,吉林大学刚完成6所高校的整合,学生加教职员工近10万人,负债达30亿元。
上任不到两个月,他就在全校干部大会上表示,要建立“博士生导师淘汰机制”。这项改革取消了45名教授的博士生导师资格,改变了人们对职称“能上不能下”的传统观念。他的另一项改革是取消对教职工子女的高考加分。一位老师说:“那时,校内流传一种说法,教职工子女的高考分数只要过三本线就能上吉林大学这所重点院校。周其凤的改革几乎得罪了全校教职工,但获得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后来,周其凤似乎大胆得有些过头了——把吉林大学的债务问题公之于众,并尝试卖掉学校的土地来还债。为此,有些教职工甚至叫他“周贼”,最终,这一做法由于部分校区的反对以及土地部门的介入,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周其凤说:“我正带着吉大10万名师生给银行打工,每年的利息接近2亿元。我们也不愿意把土地置换出去,但是我们欠债太多,没别的资源用来还债,总不能卖学生和老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