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衡量中国高校水平不仅要看其学科建设、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等指标,学生的体质状况也将影响对高校的整体评价。这是正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传出的消息。
日前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列举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半个月前,他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
“这是我们人才培养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王登峰说。
王登峰透露,为了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我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
他说,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但是,学校体育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体质下滑的趋势还在继续,学校体育投入不足,体育场馆和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针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缺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标。
“一说到体质健康,大家都很关心、很重视,但是一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规则的指标和评价体系中,就轻轻带过。”王登峰指出,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都没有把体质健康列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