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被誉为"朝阳事业"的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一些表面上看似正确,实为非科学的发展观却阻碍着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曰"把高职教育做大做强"。 在一些媒体和报告中,常常能看到一些高职院校雄心勃勃,发誓要"把高职教育做大做强"。当然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高职教育需要做大,但是,"做大"需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社会实际需求慎重调查研究,准确定位。如果一味求大,院校合并了,升格了,专业齐全了,教职工和学生增多了,这样,本来就存在投入严重不足、基础比较薄弱、设施比较落后、教师知识比较陈旧、专业技能比较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的高职院校,就会在盲目贪大求全的攀比中被拖垮,变得很虚弱,很难办出什么特色,办出什么质量,何谈"做强"?众所周知,法国巴黎高师范学校每年只招收200多人,规模何其小,但它却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学校之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也只有2000多名学生,生师比也较低,但是,在1999年全美大学排行榜中却名列榜首。北大够大了,但在当今强手如林的高等学府中,北大仍然排不上号。规模的大小并不代表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在我们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规模"做大"了,有很多不利于"做强"的因素。"大"与"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是都要争相做大,而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而空,大而弱,质量滑坡,学校难以为继。如果思路对、定位准、有特色,社会认可,小很容易做强,做强了才能有利于做大。那种不切实际,盲目"做大做强"的口号,实质上是好大喜功、心情浮躁的一种反映。搞教育不能头脑发热。
二曰"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紧紧围绕市场办专业,积极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没有什么问题。而"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实际上却不利于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似乎是强调高职教育要贴紧市场,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其中隐含的问题显而易见。首先,市场是变化多端的,今天这个专业热门,明天就不一定走俏,如果过于"与时俱进",赶潮头,就很难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其次,设置一种新专业,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师资,有符合社会岗位要求的课程设置,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广泛深入地调查和论证,还要进行师资、专业等方方面面的建设,才能决定是否可行。然而,我们看到,许多高职院校创新欲、发展欲十分迫切,"急功近利"变成了"开拓进取"。由于准备不足,仓促上马,今天匆忙剪掉长辫子,明天就要变成"革命党人",结果如何呢?"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新瓶装陈酒,师资还是那几个老面孔,设备还是老样子,课程还是老一套。所谓为社会培养大批"试销对路"的合格人才,就很让人怀疑。这方面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良好的愿望不但不能"跨越式发展",反而会砸了高职教育的牌子。
三曰"构建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运行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
近年来,一提到高职教育,从文件、论文、讲话到新闻、著作,都会运用出现频率很高的时髦词语"××模式"。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心态来看,使用者大多意在作出某种概括,追求某种科学的表述,或者张扬解放思想,标新立异,或者彰显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所取得的成绩。但是这"模式",那"模式",弄的人眼花缭乱,很容易误导人,东施效颦,钻进"模式"里不能自拔。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我国还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实践和探索,才能有所创新和建树。如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仅把过去的、别人的经验、创造"模式"化,而且把自己现在的一些设计、做法、"创新"、"模式"化,讲话报告,著书立说,动辄这"模式",那"模式",认为改革就是从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人跟大家,大家跟潮流,潮流跟泡沫,错把"模式"当理论,当规律。这实际上陷入了一种新的教条主义泥潭。"模式"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是"模式"不是灵丹妙药,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应该淡化所谓的"模式",提倡唯实,一切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多观察国内外的背景,多了解本省、本地、本校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改革的切入点,发掘自己的特色,表述自己的特色,埋头干它三年五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让人才和成果说话,让社会认可,这才是理性的选择。
--------------------------------
作者简介:王志蔚 安徽省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联系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相阳路210号 邮政编码:23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