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新
最近,瑞典高等教育界的几位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共同撰文,对目前瑞典高校中现行的考试制度提出了质疑。文章的作者包括皇家工学院院长弗若斯特罗姆教授、卡尔斯塔德大学科研部主任艾德瓦松教授、麦拉达伦大学的教师和瑞典质量研究所所长等。作者中既有从事高校行政管理的校长,也有教学第一线的教授、教师,还有专门从事教育质量研究和评估的专家。
终止陈旧的大学考试方式
卡尔斯塔德大学科研部主任艾德瓦松教授指出:“终止陈旧的大学测试方式,废除那些没有意义的考试,学一学当代商业界的管理模式,给客户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大学的教授和校长们要敢于重新审视他们所经历过的现行教育制度。从现状来看,这种制度不能再延续下去了。”
依据现代企业质量观审视考试制度
以前人们认为在生产、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小错误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从现代质量观来看,错误是可以避免的。现在许多公司都提倡“零错误”,他们用一百万分之一来计算错误。瑞典大学每年约有80%的学生获得学位,20%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拿不到学位,难以毕业。这样学校每年要拿出相当一笔经费来用于这20%没获得学位学生的继续学习。这显然是一种浪费。这些费用最后还是得由纳税人支付。有多少百分比的学生在学完一门课程后没有通过考试,原因何在?有多少百分比的学生终断了学习?原因何在?部分原因恐怕是现行的、过时的教育体制、教学计划、低效的工作方法和考试方式造成的。
教育体制造成的错误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人们变得熟视无睹。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一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给学生反馈。在教与学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彼此都能够了解对方所需,以避免将来的“结果性错误”,即避免学生考试不及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代素质教学”的原则。新型教育方法应该从抓好质量开始,要强调自我质量控制、自我质量评估。质量要从一开始就抓,以避免结果性错误。
严把生产过程质量关,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许多学生是为了考试及格而学习,不是为了学习新知识。人们把考试和文凭看作是表现现象。这是现行教学体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为什么要考试?为什么教师要监考而不是帮助学生做考题?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很多成功的企业和管理机构一致认为,用这种“强制性的控制”方法来提高质量是陈旧的,成本昂贵且效率低下。
以前人们对质量的看法是:先生产产品,然后让检验员把质量比较差的从中剔除,检验员越多,表明质量越高。现代的质量检验观点则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以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
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人们用新的观念来进行质量监控,要连续性地检查质量而不是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再进行检查。
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开课,然后在课程结束时用考试的方式从中选拔及格学生,这种方式有失公允。因为这不是以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考试和以成绩为主导的教育观念。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与那种旧式的、在产品生产完成后做最后质量检查的生产工艺异曲同工。高等院校要废除这种考试方式。
发挥“瑞典质量标准”优势
瑞典质量检测标准以其优异的品质享誉海内外,赢得了“瑞典质量标准”的美誉。对高等学校的质量评估也应考虑借鉴这一成功的方法。
高等院校的管理能否与医院、沃尔沃汽车制造商和爱立信等大公司相比?从管理模式的角度来讲,用这种比较来提高质量是可能的,也是有意义的。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都是:它们关注的终极目标是客户。
如果不做这种横向比较,即对工作方式、工作成效进行比较,就无法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在企业界,许多公司已经把部门之间的屏障拆除了,决策都是从全局出发。现在高等院校的地位日趋重要,因为人们把高等院校看作是新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知识动力”。许多院校开始引入奖励机制以鼓励教学改革方案。
高校应借鉴企业界的成功管理经验
一个比较普遍的误会是,这种新的现代质量观及其方法不适用于高等院校。有观点认为,高等院校不能与企业界相比,因为企业可以自己决定订购和使用原材料,由于原材料不同,产品质量也不尽相同。
高校是从事知识开发的“企业”。可想而知,它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因为这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场所。然而高校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原材料”。首先,高校要在学生选择专业之前就与他们取得联系,为他们提供信息,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其次,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这也与学校的服务体系,如考试方式、工作方法和教学能力的改善有相当大的关系。
现在已有很多的院校在实行各种改革,这不在于量的多少而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我们相信提高质量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一方面老师的工作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增加,学习效果得到改善,学校减少了因质量不高造成的损失,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改革的时代。学生们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也许在他们毕业之后就已变得陈旧、过时。对学生们来讲,与其漫无边际地学些应付考试的具体知识,还不如学一些如何获取新知识、如何分析信息和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教学体制在很多方面是陈旧的,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但许多人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只缘身在其中。因为这种体制给那些教授、校长们带来了好处,他们不愿丢掉自己的饭碗。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中国驻瑞典使馆教育处供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4月03日第十一版)
|